以下材料出自柳宗元的著名政论文《封建论》:彼其初①与万物皆生,……人不能博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荀子)有言:必将假(借)物以为用者。夫假物必争,
以下材料出自柳宗元的著名政论文《封建论》:彼其初①与万物皆生,……人不能博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荀子)有言:必将假(借)物以为用者。夫假物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听命焉。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然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②。历于室王,扶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终于)不能定鲁候之嗣,陵夷适于幽厉③。王室东徒,而自列为诸侯矣。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诸侯之上耳。得非诸侯强盛,末大不调④之咎欤?秦有天下,列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栽而天下走坏,其有由矣:亟段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财物),负锄梃谪戍之徒,环视而舍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一汉有天下,矫奏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卫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丧之不暇。……然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可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别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河东先生集》卷三
注释:①指人类的远古时期,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原始社会。
②按西周的制度,天子不应下堂迎接朝觐的诸侯。
③此句意为:不断衰落,直到幽王、厉王。
④此句意为:尾巴太大,不便移动。指诸侯势力强大,中央无法控制。
请回答:
(1)柳宗元足如何认识国家的起源的?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评论他的观点。
(2)夷王“下堂而迎觐者”现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3)在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中,柳宗元持什么观点?他是如何从两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试举出柳宗元所述的三个具体历史证据。
解析:
(1)柳宗元认为人们的物质利益的争执和对争执的仲裁导致国家的产生。他正确地认识到了物质利益对冒家产生的影响,但未能认识到阶级斗争的作用。(4分) (2)周王室衰微。(2分) (3)反对分封制,为郡县制辩护。(2分)论证思路与史证:①分封导致国家分裂、动乱,如周实行分封制,表面上历时长久,但由于诸侯不听命于中央,周早已名存实亡;西汉分封功臣子弟,结果出现汉初的动乱局面。(4分)圆从汉到唐各朝代,导致动乱衰亡都有其具体的原因,与郡县制没有关系(郡县制不是导致国家衰亡的原因),史证:秦短暂而亡。原因是滥用民力和刑罚严酷;唐的衰落在于藩镇将领拥兵割据。(4分)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 2020-05-17 …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 )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A.一个月B. 2020-05-27 …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 )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A.半个月B. 2020-05-27 …
求解苟子的《劝学篇》的问题篇中说:假与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 2020-06-08 …
以下材料出自柳宗元的著名政论文《封建论》:彼其初①与万物皆生,……人不能博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 2020-06-09 …
见到熟人,腼腆者和热情自信者的表现,各用一比喻句,对其神态进行描写这两人是在暑假打工时见到的,腼腆 2020-06-12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020-06-15 …
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 2020-07-02 …
有一年年轻人向一位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智者问:“假如有人用100万换你强健的四肢,你 2020-11-13 …
谁能告诉我以下名言的意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20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