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写作的背景

题目详情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写作的背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再从这首词的背景来看,更有助于我们探析.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45岁的苏轼,正谪居黄州.是年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章作了一词来,当时十分被看好,也送了好友东坡,此词曰:“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全是春色宜人景致.章虽是东坡先生好友,但没有东坡那份心情,因为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纯是另一种心境,所以在作词之后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如果纯是一首和词,为什么告“不以示人”呢?何况这是一首艺术上更超原词的一首呢?
  诗以言志.借景托物是常用手法,读诗看词不能仅看表面,而要看其心志,这一点常为人所疏忽,王国维在评该词时亦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如此大家也只看一面,而没有看到更深一层,更何况一般人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读书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读作者的心思,各有所见,亦不可强求一致.读后作后记如下:
点点杨花离人泪,
无情有思谁人会?
似花非花数百年,
晓来雨过无言愧.
看了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