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谷学书元祜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
黄山谷学书
元祜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是“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元祐 / 已前所书大异 B. 与元祐已前 / 所书大异
C. 与 / 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D. 与元祐已前所书 / 大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罢( ) (2)从(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
(2)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几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1.D
2.(1)结束(完了,停止) (2)跟随
3.(1)吃完饭后,黄庭坚书写了几张草书,苏轼十分称赞欣赏(他的作品)。
(2)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4.疑 信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3)自身的努力。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 2020-06-20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2020-06-2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 2020-06-20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 2020-06-20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2020-06-2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 2020-06-27 …
文言文句式判断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 2020-07-11 …
下列四句话都有“是”,选出与其它三句中的“是”用法不同的一项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 2020-11-2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国有兴革,何以使民不疑?国有征敛,何以使民不怨?兴革视民之俗,何以杜其疑而使之 2020-12-10 …
“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