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清]余怀元祐①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②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

题目详情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节选自《东山谈苑》)

游沙湖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21*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年号。②馔(zhuàn):饮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21·世纪*教育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暮(     )                        (2)更相易携(     )

(3)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    )       (4)日剧饮而归(   )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4.两文中,苏轼畅饮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读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7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每题1分,共4分)  (1)迫近  (2)离开  (3)左右  (4)这 

2.(2分,对一处得1分)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3.(每题3分,共6分)从以下三方面评分:关键词释义、补充省略内容、整体表达流畅。(1)苏轼从扬州被召回京城,米芾就准备饭菜(招待他)。(2)用纸写字,写不了几个字,(他)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4.(7分)(1)(4分)(分级赋分)A级:围绕因“书字”“赏景”“作诗”而心情愉快等人物表层活动作答。得2分。例如:(一)文:因米芾热情相邀并与之边书字边喝酒,心情大好。(二)文:因与庞安常一同赏景并作诗,心情愉悦。B级:能分析到苏轼与把米芾和庞安常视为知音并相处愉悦而畅饮,得4分。例如:(一)文:因与“米芾”情趣相投而身心愉悦,故对饮;(二)文:因与个性特异的庞安常愉快相处而畅饮。(2)(3分)随性洒脱,放荡不羁。

看了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清]余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