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15分)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15分)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润州甘露寺弹筝
苏轼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1】。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注释:【1】浮玉:喻指金山。
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
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
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
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2.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常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下面有关筝的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南朝梁·萧纲《弹筝》)
B.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唐·李端《听筝》)
C.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D.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元·萨都剌《赠弹筝者》)
3.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6分)
4.这两首诗词对于音乐演奏有很多精妙的描写,有的句子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如“细捻轻拢”在《琵琶行》中的原句是“ ”,而“欲断哀弦”所表达的意境同《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有相似之处。(3分)
1.D
2.B
3.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手法)。“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1分,解说诗句)。“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1分,解说诗句)。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1分,“宁静”或“空白”等),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1分,“侧面表现”),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1分,“回味”)。
4.轻拢慢捻抹复挑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1.
分 析:
“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
考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分 析:
“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分 析: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拢”、“ 捻”、“凝绝”、“幽愁”等。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快乐人生话题作文一些年轻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快乐,苏格拉底让他们造一艘船,这些年轻人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 2020-06-04 …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中的两个“乐”字的读音我看《四库全书》里读LEYUE,译为:一个人独自欣赏 2020-06-09 …
快乐小阅读。第八次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可 2020-06-16 …
苦读与乐读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日“苦”,二日“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 2020-07-28 …
快乐小阅读。第八次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快乐小阅读。第八次古 2020-11-05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20题。(17分)“苦”、“乐”读书谈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 2020-11-06 …
苦读与乐读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日“苦”,二日“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 2020-11-06 …
到底是哪个读音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是读“音乐”的“乐”,还是读“快乐”的 2020-11-25 …
“不亦乐乎”中的“乐”的读音有的人读快乐的乐,有的读音乐的乐.到底是什么读音? 2020-12-14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读书之乐吴金耀郑成功有句名言:“养心莫若寡欲,至乐不如读书。”把读书当作至乐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