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苏轼超脱境界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的意思是什么

题目详情
苏轼超脱境界 必仕则忘其身, 必不仕则忘其君的意思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张氏)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轼于此发抒的是君子处世兼济独善两全其美的人生理想。君子“不必仕”,因为抱“必仕”之目的,则会忘记身心的舒展自由才是人生最可追求和最可宝贵的,狃于利禄而长久忘返,难免丧失主体自我之精神,而有“怀禄苟安之弊”;君子“不必不仕”,因为抱“必不仕”之高志,则会忘记君臣之大义而回避士君子之社会责任。而安于故土长处不出,也自然有“违亲绝俗之讥”。所以譬之饮食,取其“适”而已。张氏子孙开门而出仕闭门而归隐,出处裕如进退有据,于行义求志,养生治性,“无适而不可”。因其适意,仕则跬步市朝,有循吏良能之称;隐则优游山林之下,有节士廉退之行。这在苏轼看来是君子应具有的出处态度与人格风范。
个人觉得苏轼在这个阶段还不是很超脱,处世哲学属于骑墙之间,左摇右摆。超脱境界当属魏晋名士们,不畏权贵,轻视生死,回归本真。
看了 苏轼超脱境界必仕则忘其身,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