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4 分)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⑴“清”。 “清”,写出松梢霜水清澈和清高不畏寒(注意松的象征意义)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松梢霜水的喜爱。(指出“清”字 1 分,分析描写的特点 2 分,分析表达的情感 1 分)
⑵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引出第四句来。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关于如图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波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 2020-05-14 …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贴用的真好 好在哪() 疾飞用的真好 好在哪()翠鸟鸣声清脆,爱贴 2020-05-17 …
雨声风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人们用“——————,—————"形容老师一心为学生,默默奉献雨声风声读书 2020-06-05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下列哪项是听觉形成的过程?()①外界声波②外 2020-06-10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最近,你从电视上、报纸上或"风声雨声读书声 2020-06-10 …
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2020-06-10 …
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相似的句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 2020-06-10 …
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2020-06-10 …
读句子,辨修辞.1、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2、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读句子,辨修辞 2020-06-10 …
为什么以声治声可以抵消或减弱噪声的强度?"噪声是有害的,科学家想了许多办法加以治理,而这些办法中, 20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