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
题目详情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举。……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各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材料二 五更里,天将明,鸡声报晓。……从今后,抖精神,大家振作。富出钱,贫出力。事事认真。那日本,三十年,转衰为盛。我中国,能改变,怎不如人。兴学堂,讲工艺,农商矿产。保利权,争国体,不让毫分。外洋人,虽强悍,并非神怪,怎见得,我中国,不可相争。……作一段,吧五更,唤人治梦。惟愿的,我中国,永升太平。 ——1904年,陈独秀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叹五更一伤国事也》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司马光所学“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4)“五更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救国方案?(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3分)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4分)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2分) (4)举办新式教育;唤醒民众觉醒;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借鉴日本由衰转盛经验;开展反帝斗争抵制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利益,争回国家主权。(答出三点即可。3分) |
略 |
看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学习了丑石后,你如何看待丑石命运的变化丑石一文后,你如何看待丑石命运的变化? 2020-03-30 …
一道几何题,一道路程题,答得好每题加五分!1、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 2020-03-30 …
”石油”为何称为”石”油?而柴油呢?是因为从”石头”上面炼制出来的吗? 2020-05-16 …
王安石认为皇帝如何做才能得到贤人的辅佐?文言文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 2020-06-09 …
谈白菜李锐①曾见过齐白石一幅斗方:一棵肥硕的白菜配两枚鲜红辣椒;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 2020-06-13 …
一个石一个平的那个beng字怎么在智能ABC里打出来啊?就是地beng称很重的物体的那个东西~这个 2020-06-16 …
小石潭记:作者为何说小溪"明灭可见"语段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2020-06-16 …
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 2020-06-16 …
《商汤见伊尹》下列句子与‘君将何之’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为啥A:何苦而不平?B:马之千里者,一 2020-06-18 …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划线处断句(限6处)。(6分)孙之翰人尝与一砚,直三十千。孙曰:“砚有何 2020-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