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

题目详情
材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
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
则青苗之令行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惑乎!”
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
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也不强也。”帝(神宗)曰“陕西行之既久,民不以为病。”光曰:“臣
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清朝史学家赵翼评论说:青苗钱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
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
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
——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回答:①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4分)
②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2分)
③在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4分)
④材料三中赵翼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的目的是否矛盾?
说明你的结论。(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大地主,高利贷者。(4分)
②封建国家(2分)
③官府逼民借贷,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加剧了社会矛盾。他指出的目的是反对王安石变法,
站在大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他们的利益。(4分)
④ 有道理。赵翼分析的情况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并不矛盾。因为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统治危机。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盘剥并不意味着国家减轻对农民的直接索取。二者的区别
在于取之是否有度。(5分)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王安石变法。第(1)问根据材料即可得出是大地主,高利贷者。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第(3)问根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目的要
从阶级立场的角度分析。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看了 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根冠和根毛区的细胞壁薄厚有所不同,为何前者较薄,后者较厚?在植物的根尖,根毛起保护作用,按理来说细胞  2020-03-31 …

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  2020-04-07 …

修母荻训文言文翻译宋欧阳修母郑氏.生修四岁而寡.贫.自力于衣食.亲诲之学.尝大雪夜.以荻拨炉灰画字  2020-06-04 …

英语翻译曹操善哉行其二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  2020-06-09 …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  2020-06-17 …

“感动中国”的梁益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他不仅为病人治病,还处处为病人省费用,  2020-06-21 …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译文是什么?  2020-06-23 …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  2020-07-08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  2020-07-08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  2020-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