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3题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下不少诗文名作,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名人的名作未必篇篇都是白璧无瑕,所以对名文不要迷信。他的这篇《读孟尝君传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下不少诗文名作,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名人的名作未必篇篇都是白璧无瑕,所以对名文不要迷信。他的这篇《读孟尝君传》就不是好作品。不管你怎么吹捧它“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气势轩昂”,也不管你怎么赞扬它“一波三折,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强劲峭拔,极有气势”,这些看法全是表面的、形式的。问题的实质是这篇翻案文章论证不稳,站不住脚。主要缺点在两方面:翻案没有事实根据,推论又不合逻辑。
1.上面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2.“这篇翻案文章”指哪一篇文章?它翻了一个什么案?
3.上文选自《名文未必无讹》,如果不涉及王安石的文章你同意不同意这个单独的命题?请就你在高中阶段学过的一些“名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
1.对名文不要迷信,《读孟尝君传》就不是好作品。 2.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3.同意。这个命题本身很正确。高中阶段学的《石钟山记》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苏轼不迷信郦道元和李渤之说,敢于实地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由,但是他的《石钟山记》本身也并非“无讹”。虽然他的“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立论是完全正确的,苏轼认定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与他的这个论点相比,只是微瑕。
名著阅读。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与原著不相符的一项是()A.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作国 2020-06-19 …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八王之乱”有关。“八 2020-07-28 …
“八王之乱”爆发的主要目的是()A.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B.为了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C.为了提高 2020-07-28 …
精华《八王之乱》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开始!赵王司马伦掌握政权自称帝,这场战争持续16年;数十万人丧生, 2020-11-22 …
“八王之乱”的“八王”是指? 2020-11-22 …
阅读台湾作家王传明的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评语①一九八八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的最后上课日,有 2020-11-25 …
清初努尔哈赤封的八王是哪八个?还有皇太极死后的镶红旗旗主是谁?偏向拥立多尔衮还是豪格?努尔哈赤时期八 2020-11-27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场面:以八爷为首的一班人 2020-12-24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以八王为首的一 2020-12-24 …
秦王八镜是哪八面镜子啊?我只知道一个秦王照骨镜还有其他的请把他们的作用也说一下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