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王安石与苏轼关于鸠一次,苏轼问王安石,波涛的“波”怎么解释,王安石回答:水之皮.苏轼马上说:那滑冰的“滑”不就是水之骨吗?又一次,王安石问苏轼,斑鸠鸟的“鸠”怎么解释?苏轼回答

题目详情
王安石与苏轼关于鸠
一次,苏轼问王安石,波涛的“波”怎么解释,王安石回答:水之皮.苏轼马上说:那滑冰的“滑”不就是水之骨吗?又一次,王安石问苏轼,斑鸠鸟的“鸠”怎么解释?苏轼回答:《诗经》上说,一公一母两只鸤鸠(布谷鸟)停在桑树上,它们的孩子共有七个(鸤鸠在桑,其子七兮).这一公一母两只鸟加上七只小鸟一共是九只鸟,所以鸠字左边一个九,右边一个鸟啊.王安石深表赞同,过了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是苏轼在戏弄他
哪里戏弄了?看不懂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你说的故事还有上文.我把我找到的一段给你看.
王安石喜欢字源学,《宋史》说他晚年著有《字说》,但他的字源学只是关于字的结构与来源的考据,且喜凭空想象,其中有不少穿凿附会的内容.于是,每每探讨字源,苏轼便跟他咬文嚼字,常常弄得王安石下不了台.
有一次,王安石说:“波”者“水”之“皮”也.
苏轼即反证说:“波”若是“水”之“皮”,则“滑”便是“水”之“骨”,而人需喝上千口水方可“活”.
又一次王安石说“鲵”字从鱼从儿,合当是鱼子,并说四马曰驷,天虫曰蚕,古人造字,定非无义.
苏轼听后拱手进言道:“鸠”字九鸟,想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安石不知苏轼是嘲笑之言,听后窃喜,真以为可增加自己字源说的内容,忙诚心向苏轼讨教.
苏轼笑道: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七只小鸟再加上它们的爹妈,不正好是九个吗?
弄得王安石笑哭不得,宰相肚里也实在难撑船啊!自此便不喜欢苏轼.
苏轼正是用“鸠”这个字来反驳了王安石的字源学,苏轼的煞有介事的表述正好是对王安石理论的讽刺,当然苏轼的说法是胡编乱造的,是戏弄王安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