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杜甫的《倦夜》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体现“倦”的?

题目详情
杜甫的《倦夜》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体现“倦”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读者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这样就有了这些疑问: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公元763(广德元年)旧历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新唐书·吐蕃传》).北方广大人民又一次蒙遭战祸,“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时杜甫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自身虽未直接受害,但他对国家和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值此多难之秋,他怎能不忧心如焚!“万事干戈里”,这一夜他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看了 杜甫的《倦夜》中是从哪几方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若平面向量a,b满足/2a-b/≤3,则向量a.b的最小值是?这个地方有标准答案.我想知道第三行那  2020-04-05 …

谁知道"正宗"这个词的出处?比如好多人卖面要来个"正宗兰州拉面"这里的正宗是哪里来的?  2020-06-04 …

山里的瀑布哪儿来的?去山里玩儿,总看到哗哗的山泉啊,小瀑布啊.山泉我发现有些是从石头缝里出来的.那  2020-06-17 …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不知是谁还散出了芳香来迎接它、那香气在空中飘荡,真是芳香馥郁,够使凤  2020-07-05 …

这句里面的withwhich状语从句吗?其中的with是哪里来的?我没有找到相关的短语结构需要跟w  2020-07-17 …

南极洲的冰是哪来的?南极洲虽然高寒,但是降水非常少啊,是因为大气环流吗?可是极地是高气压带,是下沉气  2020-11-03 …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不知是谁还散出了芳香来迎接它。那香气在空中飘荡,真是芳香馥郁,够使凤蝶  2020-11-26 …

地球上的湖溪海怎么流动起来的请别见笑如果说水往低处流的话,那么流到了最低点以后去哪里了,那么水又是怎  2021-01-16 …

我今天没事,想了一个问题,人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我们是猴子变的,那么猴子是哪里来的呢?第一个动物又是  2021-02-01 …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把一空心小球放入水里,松手后小球会由静止到向水面运动,请问小球的动能是哪里来的?磁铁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