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9.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情诗曹植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

题目详情

9.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1 )这首诗第二联中的“潜”、“薄”二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们妙在何处?( 4 分)

答:                                                                           

2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4 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9. 答案:( 1 )“潜”,在水底深游( 1 分),表现游鱼畅游的神态( 1 分);“薄”,迫近( 1 分),表现翔鸟高飞蓝天( 1 分)。两个字表现天地高远,万物自 由。

( 2 )①表现了诗人对役夫行役不已,有家难归的可悲命运的同情( 2 分)②表达诗人渴望自由、一展抱负的愿望(不得志,渴望施展才华 )( 2 分)。

附:诗歌赏析

    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微阴蔽日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 . 邶风 . 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潜”、“薄”二字,最见作者炼字、炼意的用心。“潜”字属平声闭口韵,声音轻细,切合表现游鱼安然不惊的神态;“薄”字属入声,声音短促而有力,状翔鸟高飞蓝天的快意,神采顿见,其“飞飞摩苍天”的气势,如在眼前。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

看了 9.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对“情”“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显祖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  2020-06-11 …

1.《夜雨寄北》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一种怎1  2020-06-20 …

括号里填什么在我们读过的古诗中,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有();指头写友人送别情景的有();托物言志,抒  2020-06-23 …

关于春天的古诗.要优美一些的,适合来画诗配画的古诗,不要太长的诗.在诗后面最好写出诗意(古诗的大致  2020-07-15 …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为诗之媒(媒介),情乃诗之胚(胚胎),合而为诗。  2020-07-16 …

在线求指导: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冰心的四首诗,前两首是以母爱为  2020-12-23 …

太守见了前四句诗,为什么要勃然大怒?见了后四句诗后,为什么又高兴地夸赞?祝枝山这首诗是借谁的口吻抒发  2021-01-17 …

抒发自己理想志向的诗句有哪些?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哪些?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诗句有哪些抒发自己理想  2021-01-22 …

表达感恩之情的诗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春日的后两句,古诗嫦娥中,写诗人猜测嫦娥后  2021-02-01 …

出赛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前俩句表达作者的()的情感,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浪淘沙诗中描写了(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