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国志魏书颜斐翻译下面的哦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於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

题目详情
三国志 魏书 颜斐 翻译下面的哦
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於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於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鉏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於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斐又清己,仰奉而已,於是吏民恐其迁转也。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於斐前杖一百。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斐不肯谢,良久乃曰:“斐意观明公受分陕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而典农窃见推筑,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馀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平原当自勉励作健。”斐曰:“我心不原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遂卒,还平原。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於今称颂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颜斐是一个大多数人没听过的名字,在三国乱世中,他没有赫赫战功,
他只是一个尽力做好本份的太守,但民众对他的热爱确很深,以至到
诸葛亮北伐时京兆(长安地区)已"人心思魏"诸葛亮死后百姓"奔告司马懿"
就可看出当地人心所向,这或多或少都要归功颜斐.
颜斐字文林,少时即有才学,当司马懿当曹丕太子中庶子时,颜斐任太子洗马
(仪队前导官),曹丕称帝后他转为侍郎,后任京兆太守.京兆地区从马超破坏
后,数任太守都终饱私囊,不为民众著想,人民也荒废农事.
颜斐上任后,下令整地,种桑果树.当时民众家中多没有牛及车,颜斐令无业游民
在一月内取得做牛车的材料,又教工匠赶制牛车,如果人民没有牛的,就要他们
养狗,以狗卖掉换牛.当初民众对他的举措很反感,但一二年间,家家户户都有大
牛及牛车.
解决了温饱问题,他又提倡教化,如果民众愿意读书的,可减免□役,在徵税时
他要每人顺带两车薪柴,以便冬天烤火使笔砚不致结冰.於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
,民不求吏"
京兆与冯翊扶风两郡为界,两郡田地荒芜,人民□冻,而京兆却是雍州十郡中最富有
的,颜斐又是两袖清风,官禄仅供奉养家人而已,所以当地人民很怕他调往别处.
魏明帝青龙年间,大将军司马懿驻防长安以抗诸葛亮的侵略,在城中设立军中市场,
军中吏民常欺侮县民,颜斐知道了,去和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大怒,教来市场主管,在颜
太守前打一百仗军棍.当时长安典农和颜斐共坐,意示他应和司马懿致谢,颜斐不谢,
良久乃对懿曰:" 斐观明公分受□之任,乃是为吏民平等,无所偏私,今天典农大人要我谢
您,如果我谢,那就是毁坏明公之意了" 於是司马懿严格看管军士,与民秋毫无犯.
几年后,颜斐调任平原太守,民众啼哭阻道,不让他走,车行数十天才出了京兆郡.颜翡
心怀京兆,东行至崤山就病倒了,家人看他病的重,劝说"平原当自勉作健",颜斐说:
"我心不愿平原,你们叫我,为何不说京兆?",不久遂卒.消息传到京兆,没有人不流泪,
乡民又为他立碑,一直到晋朝仍被乡民称颂.
看了 三国志魏书颜斐翻译下面的哦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帮忙用英语翻译名人名言~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  2020-04-06 …

马,在古代不仅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争战决胜的得力助手,更是帝王将相权力,地位,形象的标志.历代,  2020-06-16 …

下图这座位于沈阳的纪念馆形似一本翻开的台历,台历的右面刻着事件发生的日期。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  2020-06-19 …

虞初续志•郭猫儿中的挟、俄、遂、俱、薄技、历历不爽虞初续志•郭猫儿中的挟、俄、遂、俱、薄技、历历不  2020-06-29 …

求一篇"言志"为题的文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军队的主帅  2020-07-03 …

老骥伏枥,老马识途,马是不是一种高智商动物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意思是不是老马伏在马厩中,但是志  2020-07-08 …

用哪个成语接“志在四方”?但大多数回答都误会我意思了.本人求一个类似口号的成语,有励志意义.可以是“  2020-11-07 …

小明同学参加姜堰市电视台“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大奖赛”,她回答的题目是“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  2020-12-01 …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也是历代中国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  2020-12-15 …

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