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界而端已见矣.其候徼支缭,其竞关之政尽察:是乱国已.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是贪主
题目详情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界而端已见矣.其候徼支缭,其竞关之政尽察:是乱国已.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是贪主已.观其朝廷,则其责者不贤;观其官职,则其治者不能;观其便嬖,则其信者不悫:是暗主已.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慎孰尽察;其于礼义节奏也,茫韧僈楛 ① :是辱国已.其耕者乐田,其战士安难,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礼,其卿相调议:堤治国已.观其朝廷,则其贵者贤;观其官职,则其治者能;观其便嬖,则其信者悫:是明主已.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宽饶简易;其于礼义节奏也,陵谨尽察:是荣国已. 贤齐,则其亲者先贵;能齐,则其故者先官 ;其臣下百吏,污者皆化而修,悍者皆化而愿,躁 ② 者皆化而悫:是明主之功已.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帘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以国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谓至贪,是愚主之极也.将以求富而丧其国,将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是无它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 君人者,亦可以觉矣.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 (选自《荀子》,有删节) 【注】①僈楛:怠慢粗疏.②躁:通“剁”,狡猾.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候徼支 缭 ,其竞关之政尽察——缭:缭绕,回环旋转 B.其田畴秽,都邑 露 ——露:显露,破败,没有城墙 C.其战士安难,其百吏 好 法——好:优秀 D.故田野荒而仓廪 实 ——实:充实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 于 货财取与计数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 吾乎 B. 其 于礼义节奏也—— 其 下平旷,有泉侧出 C.凡主相臣下百吏 之 属——而长子迈将赴饶 之 德兴尉 D. 而 不足以容其身——冰,水为之 而 寒于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观察一个国家的治乱好坏,只需到这个国家的边界就可知,哨兵来回分散巡逻,关卡管理严格,而进入国境,则田地荒芜,城镇破败,由此可知晓. B.作者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遵礼法、爱百姓、重承诺、将帅有才,同时,国君要禁止好大喜功,禁绝贪欲,限制官吏及工商业人数,完善法令制度. C.作者用对比论证,阐述了国家走向富强及大治的正确途径,文章还向国君呼吁,要勤政爱民,爱惜物力,节俭修身,才能使国家变得富强. D.作者认为,夏禹曾遇上十年水灾,商汤曾碰到七年旱灾,但天下却没有面有菜色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本和末、源和流的关系.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齐,则其亲者先贵;能齐,则其故者先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人者,亦可以觉矣.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D 3.C 4.(1)如果贤德相等,那么有亲戚关系的人先尊贵;如果能力相同,那么有旧关系的人先当官. (2)统治人民的君主,也可以醒悟了.百里见方的小国,是完全能够独立存在的. |
看了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中的“之”在不同文言文中的“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不同的含义:1、助词,相当于“的”;2、 2020-04-07 …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界而端已见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界而端已见矣。其候徼支缭,其竞关之政尽察:是 2020-06-22 …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云:“中国文化演进,别有其自身之途辙,其政治组织乃受一种相应于中国之天然地理 2020-07-01 …
关于文科好还是理科好的辩论吾尝闻“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日中则昃 2020-07-07 …
材料一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中国人重视“吃”,也习惯于在“吃”中沟通和传递信息。中 2020-12-05 …
某知名学者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 2020-12-13 …
夫战国之文能是乎?宋臣高保衡等叙业已辟之. 2020-12-16 …
中国之文化作文 2020-12-20 …
提升思想境界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写作是特殊的精神生产。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艺术创造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