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治水必躬亲》和《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完成小题。(一)治水必躬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治水必躬亲》和《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完成小题。

(一)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二)东坡先生墓志铭

(东坡)自密①徙徐②,是岁,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③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④,吾侪⑤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⑥持畚锸⑦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⑧。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①密:密州。 ②徐:徐州。③屦(jù):粗布鞋。 ④潦:积水。 ⑤侪(chai):辈、类。 ⑥跣(xiǎn):赤脚。 ⑦锸(chā):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流有缓急 事急矣

B.自密徙徐使自招募

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如好逸而恶劳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非咨询不穷其致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谁与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忠介、苏东坡治水都做到了“躬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各自的表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1)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我同谁守城呢?

(2)我同谁守城呢?
3.海忠介:①亲自考察。②亲自发给民工钱粮。

苏东坡:①表达与民同守的决心,驱使富民回城。②调动城中军士一起治水。③住在城上,过家门而不入。

(共4分。两个人物的表现各2分,每个人物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分 析:

1.A.流有缓急(快 ) 事急矣(紧急);B.自密徒徐( 从)使自招募(自己);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和“锸以出率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中的“率”都是“ 率领 ”的意思;D.如好逸而恶劳 (如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像)。
2.注意“咨”“穷”“守”的正确释义。
3.先应读懂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按照概括题的解题模板来进行概括。


考点:
一词多义。翻译文言语句。文言文文章内容理解。

考点
分析:
考点1:历史事件类 一、带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二、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这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相吻合。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

三、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去年语文中考,绍兴、丽水、嘉兴、温州等地试卷要求结合文言文内容直接进行解答,而衢州、湖州、义乌、台州、宁波等地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通过文言阅读理解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精神或理想抱负等。

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2 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