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的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时期。阅读下列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屯田数载救黎民”,官
题目详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的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时期。阅读下列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两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甜美土肥之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的举措?他还采取了那些汉化举措?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因素。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两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甜美土肥之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的举措?他还采取了那些汉化举措?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因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结合材料一“屯田数载救黎民”和所学知识可知,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有曹操重视人才,提拔有才干的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采取正确的战术,实行屯田,发展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增加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3)阅读材料三可知,孝文帝认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因此举措为迁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4)三国鼎立标志着局部统一的完成,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国家的统一,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
故答案为:
(1)原因: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增加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3)阅读材料三可知,孝文帝认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因此举措为迁都.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4)三国鼎立标志着局部统一的完成,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国家的统一,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
故答案为:
(1)原因: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看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据《宋吏·职官制》记载:官吏的俸禄计有正俸、职钱、职田和杂役之费。正俸有钱、绫、绢、绵禄米之给。此 2020-06-25 …
4.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官,金印紫缓,掌武事。”空格处应是A.丞相B.太尉C.司隶校尉D 2020-07-11 …
据《洛阳伽蓝记》(南北朝时期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 2020-07-28 …
(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明事类妙<木柿语>》中记载“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 2020-11-07 …
明清时期,赣南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盗”、“贼”的记载,官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镇压,或招抚,其最终目的 2020-11-11 …
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2014年1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 2020-12-07 …
据记载“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 2020-12-09 …
据记载“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 2020-12-20 …
《魏书》记载“北魏孝《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曾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诏 2020-12-21 …
据《洛阳伽蓝记》(南北朝时期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 202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