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
题目详情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度灵敏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他们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1974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4种夸克。有了第4种,就有可能有第5种、第6种,这就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上述科学发现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是在实践中人们开始了追寻夸克的本质,对夸克的进一步认识也是从实践中开始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多次科学试验,丁肇中的认识不断得到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多次科学实验,不断验证了丁肇中的认识是正确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丁肇中的科学认识最终还需要回到科学实践中。 |
看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关键都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表中有关科学家、研究成果以及所 2020-05-15 …
小明在学习了空气的相关知识后,对自家一下车库里的空气产生了兴趣,想要探究0下其f的氧气含量与课本上 2020-05-17 …
科学家研究表明,10000平方米的森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60.21吨二氧化碳,照这样计森林公园有 2020-06-06 …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 2020-07-19 …
病理学家研究发现,甲型H7N9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15毫米,0.0001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020-08-03 …
客家人在当今中国和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客家学研究也逐渐被学术界重视.著有《客家研究导论》的著名历史学家 2020-11-14 …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某年龄段的学生30min内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之间满足函数表达式 2020-11-19 …
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 2020-11-23 …
阅读下列材料:2001年,18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高校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的有8项。国家基础研究 2020-12-06 …
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关键都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下表中有关科学家、研究成果以及所属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