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唐诗:山中问答这首诗怎么读
题目详情
唐诗:山中问答这首诗怎么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山中问答》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3]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3]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3]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3]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3]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3]
看了 唐诗:山中问答这首诗怎么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阅读题1、阅读四首古诗,说说四首诗都写了什么内容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05-14 …
下面这首回文诗既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怎么从后往前读才顺口啊?春(明)徐瓘风吹细浪低田麦,雨过 2020-05-21 …
为什么我喜欢读诗词却做不出诗词鉴赏的题目?本人平时很喜欢诗词,我还读过不少诗词,像唐诗三百首,宋词 2020-06-28 …
“小扣柴房久不开…”这是出自哪一首诗,哪一个朝代的哪一个人,整首诗怎样读?求朝代,作者,和整首诗怎 2020-07-04 …
读诗经《硕鼠》回答三个问题丫1、“赋”“比”“兴”是《诗经》常用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2020-07-06 …
生活是多么广阔阅读答案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内容.2.概括这首诗各节的大意(1)(2)(3)(4) 2020-11-05 …
怎么读诗词才感人?比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怎么读才好? 2020-11-16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 2020-11-28 …
诵读席慕容的《长城谣》,探讨后面的问题,并给予回答1.有人说,诗歌是读出来的,一定要把诗歌的韵味读出 2020-11-28 …
(纸鸢)和(风鸢图)这两首古诗是这么读的,紧急寻找(纸鸢)和(风鸢图)这两首古诗是这么读的,诗句……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