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西溪①李商隐怅望西溪水,潺湲②奈尔何。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凤女弹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西溪①
李商隐
怅望西溪水,潺湲②奈尔何。
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
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
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
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
【注】①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四川柳仲郢的幕府中任职之时所作。史载,李商隐有一封信说:我日前出城,偶然到了西溪,有所感触,就写了这首诗。②潺湲:水流的声音。
(1)李商隐说自己在写这首诗时“有所感触”,试分析在第一联中诗人因何而生感触?生出了怎样的感触?
(2)有人说李商隐的诗总是有很多层次的转折。试以第二联和第三联为例简要分析。
(3)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试简要分析。
(1)诗人看见西溪的流水不断流淌,到潺湲的水声,(1分)对于时光的流逝感到无可奈何,(1分)更对自己怀才不遇,只能在幕府中任职而感到惆怅。(1分)(意思对即可)
(2)第二联诗人说自己不是为春天的景物减少而惊讶,而是觉得夕阳这么快就到来太令人惋惜,这是一个层次的转折;(2分)第三联再转,由惋惜转为赞叹,虽然西溪的春景少了,但是夕阳中西溪的风景还是那么妖韶,美艳动人。(2分)(意思对即可。)
(3)诗人希望把这一份感情,寄给自己所怀念的京华。(1分)尾联中的“他夜梦”意思是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希望能在某晚的梦中变成现实。(1分)但是诗人知道这是难以办到的,因此只好寄托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流水,去传达他这美好的愿望。(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回答此题,首先读懂第一联诗句的大意。此联大意为:我惆怅地望着西溪的流水,潺潺的流水声让我感到无可奈何。使诗人惆怅的,不只是这条河水的流逝,更有“潺湲”的水声。诗人为什么这样说?原来诗人看到流水,便慨叹时光的飞逝;溪水潺湲的声音,好似人的呜咽声音。再结合注释所讲此时诗人的官职,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回答此题,首先读懂第二、三两联诗句的大意,再从中分析“层次的转折”。此两联大意为:诗人不是为春天花草凋零而惋惜,而是惊讶于夕阳的频繁到来。看那春天的色彩仍然将柳树装扮得那么妖艳,夕阳使藤萝长得那么窈窕。从层次上分析,第二联流露出惋惜的心情,而第三联则又转为一种赞叹情感。组织答案时,最好先以一句话肯定题干的观点,然后再根据以上分析指出层次的转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回答此题,首先读懂尾联诗句的大意。此联大意为:关于京华的美好梦想,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就把它寄托给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流水吧。组织答案时,既要有对诗人愿望的总述性语句,也要有对尾联诗句大意加以描述的语句。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报山大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硕士的多不我从论坛上看了下,07年这个专业只收了4个,而且其中三个是保研 2020-07-06 …
从古到今,艳艳红梅倾倒了多少诗人啊,咏梅诗成为我国传统诗歌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强乐观. 2020-07-11 …
简述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情节100字到120字,不要字数过多,不要从书中摘抄大段,要用白话文.. 2020-07-11 …
竹石中表明竹子对自然界要求不多的诗句是竹石一诗中表明竹子对自然界要求不多的诗句是();最能体现竹的 2020-07-19 …
英语翻译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区别从众多的诗歌比较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共性,但也不难地发现两者的差异. 2020-11-02 …
背景材料:青春,多少诗人讴歌、青春,多少诗人讴歌、吟唱的美妙字眼!当你逐渐步入这个既绚丽多姿又变幻不 2020-11-07 …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 2020-11-20 …
言语虽多不可从,风云净处龙行来.暗中若得明消息,君你何需问重重. 2020-11-23 …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的张籍欲书致亲,表达自己怀亲思乡之情.由于想说话语之多,不知从何说起,请问这两句诗 2020-12-12 …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