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可知,唐诗的艺术成就高.由材料“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可知唐诗的数量众多.由材料“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可知唐诗题材丰富,涉及内容广泛.由材料“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可知唐诗的作者广泛,不仅涉及各行各业的人士,还有外国人.唐朝是一个开明、开放的王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相互通婚;思想文化内容涵盖了各种文化元素.因此说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畜;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
(2)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此外唐朝还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发展,促使唐朝出现了兼收并畜;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故答案为:
(1)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畜;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
(2)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交流频繁.
(2)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此外唐朝还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发展,促使唐朝出现了兼收并畜;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故答案为:
(1)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畜;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
(2)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交流频繁.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接收装置求大神帮助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接收装置是怎样构造的,在接收器的末端两束光是 2020-04-26 …
你认为隋唐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的繁荣关系有关吗?说说你的理由如题.最好简洁而准确 2020-05-13 …
薄膜干涉时,发生干涉的两列光的路程差A.等于入射处薄膜的厚度B.等于入射处薄膜厚度的两倍C.与观察 2020-05-14 …
吴广为什么听陈涉《陈涉世家》急用《陈涉世家》吴广为什么听陈涉的话答案不是原文中的话请自己组织语言有 2020-05-15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隋唐政治制度 2020-05-16 …
曾经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进行政治改革,并受唐朝文化的影响,至今在社会生活上还 2020-05-17 …
以下是秦朝和唐朝的政府机构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突出地反映了[]A.唐朝皇帝不如秦朝皇帝权力尊崇B. 2020-05-17 …
唐雎不辱使命描写秦王神情态度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020-05-17 …
读图解史唐朝经济繁荣,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科技水平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观察 2020-05-17 …
以下对波的干涉的认识,正确的是哪个?A任何两列水波相遇都会产生干涉现象B在水波干涉中,振动总是加强 2020-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