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各具特色:中国文化的特征:重和谐与统一;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注重实用.西方文化的特征: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推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各具特色:
中国文化的特征:重和谐与统一;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注重实用.
西方文化的特征: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推崇理性精神;个人至上.
请从中西文化特征中各选其一作简要说明并加以评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本题是阐述见解题,题干要求请从中西文化特征中各选其一作简要说明并加以评价.首先从材料中选取一个特征,如中国文化的特征:重和谐与统一;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注重实用;或者西方文化的特征: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推崇理性精神;个人至上.然后对特征进行说明,说明时可列举有关中国文化的史实.最后对特征进行评价,评价时可从正反两方面,或者积极与消极来说明.
故答案为:
示例一:中国文化特征
重和谐与统一:
说明: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贵和尚中”“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宋代张载,程颢,朱熹等都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一物”.
评价:人在天地间需要调整、引导自然地功能,又必须遵循自然地变化规律.这种关系协调说不失为一种全面而辩证的观点.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自身的和谐.
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说明:儒家倡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存天理,灭人欲.
评价:这种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和谐.这种文化特别强调家长的权威,强调子女对父母、妻子对丈夫、家庭成员对家长的绝对服从关系.把这种家长制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就是君主专制,君主是有绝对权威.由于以家庭和社会为单位,个人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地发挥.
注重实用:
说明: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言之必可行也”.《中庸》说:“是故君子耻有其言而无其行”.朱熹说:“理在事先,故人须先“穷理”,王阳明针对理学偏离“现实”倾向提出“知行合一”.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评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四大发明”即是“实用技术”高度发达的证明.(每点(1分),共2分)在造就有效的人生哲学和先期发达的实用技术的同时,也阻碍了思辨理性的发展和理论科学的进步,限制了竞争和冒险.
示例二:
西方文化特征
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
说明: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注重对自然的探讨,主张“天人相分”,注意深入事物的内部,探讨本质上的东西,尤其是重视理论上的总结思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展体现了西方人敢于冒险、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西方文学,从荷马史诗到18世纪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19世纪雨果的《海上劳工》、20世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主题:人怎样在自然的征服中证明自我的价值.
评价: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于人类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促使了自然科学的诞生.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引起了人类生活、生产方式与价值观的剧烈变化.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推崇理性精神:
说明:西方自古希腊起就发展出了鲜明的理性精神,它是西方哲学的起点.古希腊的哲学,即“爱智慧”,是对知识对理性的追求.文艺复兴时期,理性是向传统宗教神权、封建专制宣战的有力武器,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启蒙运动时期康德则把纯粹理性推向了极致.
评价:理性精神的主轴是向自然索取,以技术为手段,以人与自然互动的每一轮先进认识,发达新一轮挑战.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哲学是人的理性发展的产物.推崇理性精神容易导致自大与傲慢的增长,利己主义和物质利益驱动下的竞争意识泛滥.
个人至上:
说明:古希腊文化中对人类力量极为崇拜.形成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则重新举起“以人为中心”的大旗,宣传科学、反对神学,倡导人权、反对神权,以人的现世利益为原则,呈现出科学、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本精神.启蒙运动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特征.
评价:个人至上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有积极地意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个人至上使人与人之间缺乏友爱互助和亲情,以自己为出发点,人和人的关系是僵硬的、机械的.
看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英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  2020-04-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  2020-05-02 …

人文性的含义我想请问人文性的定义是什么,具体是什么含义,特别是大学的人文性是指什么含义,表现在哪里  2020-05-16 …

下列对人的文化素养表达正确的有()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出来的③世  2020-05-17 …

父亲的东西从来不锁,除了那一个抽屉,在全文有什么作用?父亲的那件衣服,短文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插叙了  2020-06-29 …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Q盖均无贫,和无寡  2020-07-07 …

在说被人的同时,要先看看自己用文言文怎么说?比如: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用文言文说是:己  2020-07-09 …

文化素养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下列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2020-11-15 …

19.(7分)历史课程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优秀传统的重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古代文明](1)文  2020-12-02 …

历史课程承载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重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古代文明(1)文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