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0•杨浦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光屏上不能成像;有时能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有时能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有时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

题目详情
(2010•杨浦区二模)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有时能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有时能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有时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为了 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 录在下表中.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f1=10 厘米)   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 f1=12 厘米)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像的大小 实验序号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像的大小
1 5 光屏上不能成像 5 6 光屏上不能成像
2 15 30 放大 6 15 60 放大
3 20 20 等大 7 24 24 等大
4 30 15 缩小 8 30 20 缩小
①分别比较实验序号 1 或 5 中的物距与各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②继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把表格中的物距u与像距v分别与各自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进行比较,发现当______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当______时,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当______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③请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3 与 4(或 6 与 7 与 8)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及所成像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④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并经运算后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1
u
+
1
v
=
1
f
1
u
+
1
v
=
1
f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分别比较实验序号 1 或 5 中的物距与各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物体此时距透镜的距离都小于一倍焦距,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光屏上也不会有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物体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②根据表格中的物距u与像距v分别与各自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进行比较,可知当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当物距与像距相同且都等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故答案为:物距介于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当物距与像距相同且都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与4(或6与7与8)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及所成像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大;
故答案为: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大.
④将表中物距的倒数和像距的倒数相加发现:和为定值.即是
1
u
+
1
v
=
1
f

故答案为:
1
u
+
1
v
=
1
f
看了 (2010•杨浦区二模)某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物体在距离凸透镜24cm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则当物距为12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当物距为16  2020-04-27 …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3f处移到1.5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是( )A、  2020-05-16 …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  2020-05-16 …

凹透镜所成的像()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  2020-05-17 …

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增大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像距,像的大小将;为了得到更大的像,需要像距,  2020-06-06 …

凸透镜成像问题“小像走小步,大像走大步.”试解释其现象及原因.一句口诀,好象是说凸透镜移动时,成缩  2020-06-09 …

关于凸透镜成像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  2020-06-14 …

小燕子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向下俯冲,此过程中,关于小燕子通过湖面所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像  2020-07-02 …

求证!放大镜不能成的像()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我觉着是A如果不是讲下原  2020-07-15 …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  2020-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