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评析,史论结合。)(1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示例】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 救民族危亡;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 ,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综上所述,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 但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并非仅靠外部冲击来实现,中国社会内部也蕴含着诸多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之前已经产生并壮大发展; 政治上,反封建民主思想在明清之际也已经出现。 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变革的力量并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
|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库存材料评估时,应根据材料购进情况的不同,选择适应的评估方法,并考虑其数量和质量,合理确定评估 2020-05-19 …
下列关于先进先出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库存数量小于最后一批购入数量时,库存材料的单价应 2020-05-19 …
甲公司系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和月末结存材料的成本。材 2020-06-17 …
这题应该怎么算啊?急……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1000元;本 2020-07-16 …
某日,张阿姨上街购买了如下商品:购买商品50斤大米1份报纸1部iPhone71瓶酱油消费类型①②③ 2020-07-20 …
关于结存材料实际成本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 2020-11-07 …
成本计算题某企业存货中的A包装材料收入与发出资料如下:(1)1月份期初结存熟料500件,单价10元/ 2020-12-07 …
39.为了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应设置()账户。A.“在途物资”B.“原材料”C. 2020-12-07 …
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材料成本差(会计题目如下)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 2020-12-07 …
资料: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2007年12月,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为300万元,本月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