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1+1=?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是谁发明加法的?
题目详情
1+1=?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是谁发明加法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如中国至少在商代(约三千年前),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和印度一样,都没有加法符号,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带分数写法中仍可以看到这种遗迹.到公元三世纪,希腊出现了减号“↑”,但仍没有加法符号.公元六世纪,印度出现了用单词的缩写作运算符号.其中减法是在减数上画一点表示.
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
“+”、“-”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相减)表示减.
“+”、“-”出现于中世纪.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余和不足,1514年荷兰数学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Vieta,1540—1603)的宣传和提倡,才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
看了 1+1=?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教材中“整式的加减”一章的知识结构如图所示,则A和B分别代表的是()A.分式,因式分解B.二次根式 2020-05-13 …
一道简单的初二一元二次方程题如果a,c异号,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有两个不相等 2020-05-24 …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米每秒,第7秒内的位移比第5秒内的位移多4米,求物体的加速一 2020-06-22 …
我有一个电子变压器220/1220至50瓦的加上一个lm338k,两千瓦电炉丝上截取一小节做笔,可 2020-06-29 …
语文书四年级下册第2课仿写第2段20-30字,要快,好的加分一定要自己写,要不不加分!内容:我看见 2020-07-02 …
用简便方法计算(能答一个是一个,只要你答的是对的)好的加分一、简便计算1.(8/7-3/2+4/3 2020-08-02 …
关于扑克,说清楚的加分一副52张的扑克,每次抽3张,其中来自同一花色的概率为?我的式子是1/4*1/ 2020-11-08 …
(补充:x代表的是未知数x,乘号为*,e^x代表的是e的x次方)希望今晚就能给出答案,本人会给予一定 2020-11-16 …
一段路第一天行了全程的五分之一,第二天行了余下的四分之一,两天共行了完全程的().A.二一段路第一天 2020-11-24 …
求解题数学的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加工要10小时,徒弟单独加工需要十五小时。师徒二人合作,完成任务时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