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题目详情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
答: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答: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答: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答:“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答: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答::“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
语》
答: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答: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答;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答: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答::“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3、见得思义.
答: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答: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 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答: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答: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答: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答: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
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
答: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答: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答: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答:“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答: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答::“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
语》
答: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答: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答;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答: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答::“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3、见得思义.
答: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答: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 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答: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答: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答: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答: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
看了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关“草”的名言,并解释有关“草”的名言的解释我有急事请大家帮帮我 2020-04-26 …
名人名言的解释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求这则名言的解 2020-05-17 …
胸骨角平面定义及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名称 2020-05-17 …
德语:词典中对名词的解释(-s,-s)分别代表什么?德语:词典中对名词的解释(-s,-s)分别代表 2020-05-17 …
急名人名言的解读!200字左右,对这句话的解释、感想.一句就够了……语文课用! 2020-05-22 …
物理20个名词的解释(急!)我们的作业,20物理名词的解释.(急!)1、透镜2、薄透镜3、凸透镜4 2020-06-08 …
请问关于印度泰戈尔创造的名人名言的解释.有勇气在自己生活中尝试解决人生新问题的人,正是那些使社会致 2020-06-09 …
英文字典中的[s]是什么意思?英文字典名词的解释里有[c]-可数名词,[u]-不可数名词,并且在形 2020-06-12 …
名人名言的解释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这句话意思是什么? 2020-06-19 …
对这句名言的解释及感受(不用太多)希望犹如日光,两者皆以光明取胜.前者是荒芜之心的神圣美梦,后者使 2020-06-21 …
相关搜索:孔子的名言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