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上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例子有哪些?

题目详情
历史上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例子有哪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x0d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x0d孔子的这句话,引出了“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向地位和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或形容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x0d2.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离他逝世两个星期前的一天里,当他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识.老伴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竺老听了老伴的话儿,一边咳嗽一边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 好一个“我知道得太少”!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竺可桢在气象学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一生硕果累累.谁能想到,一个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竟还在84岁的高龄,在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先后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孜孜不倦.不能不说这正是我国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这一传统美德在一个大科学家身上的生动体现,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怎能不令人深深敬 佩呢?\x0d3. 曹操手下有很多能人,因为曹操礼贤下士,所以很多人都来投奔他.\x0d4. 燕昭王筑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礼贤下士,“士争凑燕”,终于破齐复国,报了大耻.
看了 历史上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与之观点不一致的选项是A.无羞恶之心,非人也B.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  2020-05-14 …

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与之观点不一致的选项是()A.无羞恶之心,非人也B.人不可以无耻,无  2020-05-14 …

历史的《学海导航》上有一道材料题,给出的是“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避免  2020-05-22 …

永不忘的历史耻辱作文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明良①论龚自珍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2020-06-22 …

对于曾经的民族耻辱,我们应该()A.翻开历史新篇章,面向未来,忘记那段耻辱B.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有  2020-07-12 …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历来把知羞明耻作为修身的先决条件,把孔子所说的“行己有耻”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  2020-07-12 …

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古诗告诫我们:①做人不可有耻辱感②不知羞耻,就永  2020-07-12 …

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古语告诫我们()A.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B.不知羞耻,就永  2020-11-03 …

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这句话告诫我们A、做人不可有耻辱感B、不知羞耻,就永远不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