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问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
题目详情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问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翻译全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问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翻译全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新注句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为)之,文也.”
翻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分析:
传统译注认为 “文”是谥号,一是对谥号的误解,一是不了解孔子的“文”是指成名.
关于谥号的兴起,古今说法不同,多从《逸周书·谥法解》,认为起于周初.郭沫若先生认为,“当在春秋中叶以后”(《金文业考谥法之起源》),“谥法之兴当在战国时代”(《谥法之起源》).杨伯峻先生批驳郭先生这种结论“缺乏坚强的论证,而且太与古代的文献材料相矛盾”(《论语译注》),举的例子其一就是《论语》中的这句“孔文子何以谓(为)之,文也?”,其二是“托古作伪”的《左传》中的记载.很明显,郭沫若的结论可信,孔文子的“文”,不是谥号.在这里,“文也”是指成名.
“谓”是“为”之误,“是以为之”的句式,在《为政篇》第二章也有,“曾是以为孝乎?”.
所以说,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的回答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任何一个能如此作为的人,怎会不能成名
新注句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为)之,文也.”
翻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分析:
传统译注认为 “文”是谥号,一是对谥号的误解,一是不了解孔子的“文”是指成名.
关于谥号的兴起,古今说法不同,多从《逸周书·谥法解》,认为起于周初.郭沫若先生认为,“当在春秋中叶以后”(《金文业考谥法之起源》),“谥法之兴当在战国时代”(《谥法之起源》).杨伯峻先生批驳郭先生这种结论“缺乏坚强的论证,而且太与古代的文献材料相矛盾”(《论语译注》),举的例子其一就是《论语》中的这句“孔文子何以谓(为)之,文也?”,其二是“托古作伪”的《左传》中的记载.很明显,郭沫若的结论可信,孔文子的“文”,不是谥号.在这里,“文也”是指成名.
“谓”是“为”之误,“是以为之”的句式,在《为政篇》第二章也有,“曾是以为孝乎?”.
所以说,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的回答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任何一个能如此作为的人,怎会不能成名
看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2020-05-12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均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截然不同,请举出两例说明之.并从微观 2020-05-13 …
高一数学题不会,我的基础不太好,调和分割我没学过,还有这道题的题意我也不懂,请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设 2020-05-21 …
寒假——玩耍学习两不误作文 2020-06-10 …
我将来想学医啊~我想要那种很简单的心房收缩,心室舒张的解释.看不懂.我关于这个什么也不懂,所以要麻 2020-06-22 …
自然科学解释鉴定用自然科学的方式解释“坚定”这个词……用到物理,化学等公式什么的解释一楼的亲!你太 2020-06-23 …
小学数学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请问这该怎么解释?例如1万张纸垒起来有多高.. 2020-07-15 …
解释有关酸性强弱的高中化学题(有答案参考)解释,我要解释,不要答案1.1mol化合物HSCH2CH 2020-07-25 …
名词解释题:什么叫“带头学科”科学技术发展史及自然辩证法当中的问题.注意,是带头学科,不是科学带头人 2020-11-04 …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因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两位美国化学 2020-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