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小明从实验室得到一个压敏电阻Rx,为探究其特性,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他选用电压恒为4.5V的电源,规格为“50Ω1A”的滑动变阻器.实验时,他在压敏电阻上放置一个质量可忽
题目详情
小明从实验室得到一个压敏电阻Rx,为探究其特性,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他选用电压恒为4.5V的电源,规格为“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实验时,他在压敏电阻上放置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托盘,向托盘内加入不同质量的砝码以改变对压敏电阻的压力,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3V不变,读出相应的电流值.

(1)请根据电路图(a),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b).(电压表量程选用0~3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
(2)连接好电路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闭合开关进行试通电(托盘中未放置砝码),发现两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c)所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
(3)在解决问题后,小明进行实验.下面是他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完成第1次实验后,当小明向托盘内放200g砝码时,为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向___(A/B)端移动适当距离.
(5)第7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请在表中填写电流和相应的电阻值.
(6)在得到该压敏电阻的特性规律后,小明利用该压敏电阻制作一个测质量的电子秤,他选用电压表作为电子秤的显示装置.
①如图(e)所示为小明设计的电子秤的电路图,其中Rx为该压敏电阻,R0为定值电阻.为使托盘内的物体质量越大,电压表的示数也越大,他应将电压表并联在___(Rx/R0)两端.
②已知图(e)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托盘的质量不计,为使托盘中放置的物体的质量为1.6kg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定值电阻R0应取___Ω,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托盘内的物体质量为___g.

(1)请根据电路图(a),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b).(电压表量程选用0~3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
(2)连接好电路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闭合开关进行试通电(托盘中未放置砝码),发现两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c)所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
(3)在解决问题后,小明进行实验.下面是他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U=3V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质量m/g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电流I/A | 0.02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0.35 | 0.40 | 0.45 | |
电阻Rx/Ω | 150 | 60 | 30 | 20 | 15 | 12 | 8.57 | 7.5 | 6.67 |
(5)第7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请在表中填写电流和相应的电阻值.
(6)在得到该压敏电阻的特性规律后,小明利用该压敏电阻制作一个测质量的电子秤,他选用电压表作为电子秤的显示装置.
①如图(e)所示为小明设计的电子秤的电路图,其中Rx为该压敏电阻,R0为定值电阻.为使托盘内的物体质量越大,电压表的示数也越大,他应将电压表并联在___(Rx/R0)两端.
②已知图(e)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托盘的质量不计,为使托盘中放置的物体的质量为1.6kg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定值电阻R0应取___Ω,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托盘内的物体质量为___g.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电压表量程选用0~3V,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所示:

(2)图中电压表测压敏电阻的电压,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即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如图(c)所示;电压表指针超过最大刻度,电路中电流较小,压敏电阻的电压过大,有可能是: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较小,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还可能是电源电源较高,故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断开开关,换最大阻值较大的变阻器(或换用电压较低的电源或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4)完成第1次实验(托盘中无物体)后,当小明向托盘内放200g砝码时,压力增大,压敏电阻变小,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小,为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向 B端移动适当距离;
(5)第7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0A,因控制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3V不变,由欧姆定律I=
,电阻R=
=
=10Ω;
(6)①该压敏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为串联,因该压敏电阻受到压力增大,压敏电阻变小,由分压原理,压敏电阻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定值电阻R0的电压变大,故应将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
②由图e知,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电压表示数为U表=3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压敏电阻的电压:
U0=U-U表=4.5V-3V=1.5V,即定值电阻的电压为压敏电阻的
=2倍,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压敏电阻盘内放置1.6kg的物体时,压敏电阻大小为R敏=7.5Ω,根据分压原理,定值电阻的大小为压敏电阻的2倍,即R0=2×7.5Ω=15Ω;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表=2.5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压敏电阻的电压U′X=4.5V-2.5V=2V,根据分压原理,
=
,
=
,故 R′X=12Ω,由表中数据知,此时托盘内的物体质量为1000g.
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变阻器(或换用电压较低的电源或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4)B;(5)如上表所示;(6)①R0;②15;1000.

(2)图中电压表测压敏电阻的电压,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即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如图(c)所示;电压表指针超过最大刻度,电路中电流较小,压敏电阻的电压过大,有可能是: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较小,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还可能是电源电源较高,故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断开开关,换最大阻值较大的变阻器(或换用电压较低的电源或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4)完成第1次实验(托盘中无物体)后,当小明向托盘内放200g砝码时,压力增大,压敏电阻变小,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变小,为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向 B端移动适当距离;
(5)第7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0A,因控制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3V不变,由欧姆定律I=
U |
R |
U |
I7 |
3V |
0.3A |
U=3V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质量m/g | 0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电流I/A | 0.02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电阻Rx/Ω | 150 | 60 | 30 | 20 | 15 | 12 | 10 | 8.57 | 7.5 | 6.67 |
②由图e知,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电压表示数为U表=3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压敏电阻的电压:
U0=U-U表=4.5V-3V=1.5V,即定值电阻的电压为压敏电阻的
3V |
1.5V |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表=2.5V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压敏电阻的电压U′X=4.5V-2.5V=2V,根据分压原理,
U′表 |
U′X |
R0 |
R′X |
2.5V |
2V |
15Ω |
R′X |
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换用最大阻值较大的变阻器(或换用电压较低的电源或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4)B;(5)如上表所示;(6)①R0;②15;1000.
看了 小明从实验室得到一个压敏电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苍蝇是用什么思考的,他有复眼2只,单眼3只,五只眼睛一起工作吗,也太奇怪了,他看到人的动作是慢动作, 2020-03-30 …
下列描述的生物关系,属于种内合作关系的是()A.农田里的小麦与杂草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蝴蝶采 2020-05-12 …
如果将发光水母的DNA放到别的动物里,别的动物会发光吗?我在生活大爆炸里面看到, 2020-05-22 …
汽车匀速经过果树,一个果子自由落下,车中人以车为参考物看到其运动轨迹(不计阻力)是曲线还是直线? 2020-06-08 …
笑牵涉到牙的动态的词语 2020-06-15 …
关于笑的表达脸:笑引起脸部的变化:满脸笑容()()嘴:笑引起嘴部的变化:笑口常开()()笑牵涉到牙 2020-06-15 …
ferment与fermentation有什么区别,都是“发酵”的意思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单词,名词 2020-06-20 …
下列语段有四处语病,请用写出修改建议。①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 2020-06-22 …
质量为10g、速度为300m/s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其德布罗意波波长是多少?为什么我们无法观察到其波 2020-07-04 …
请教一个带双宾语的动词的问题在一本语法书的一处写到:双宾异位时需借助介词to的常用动词有:bring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