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上句是什么?中国诗有什么含义?

题目详情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上句是什么?中国诗有什么含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片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一句说“我”,一句说“君”,构成文句上的重叠复沓,诗意上的相对相映.一住江头,一住江尾,既显空间距之远,又蕴相思情之长.两句两叹,我们仿佛感触到了主人公深情的思念和伤感,而一个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也在此江水悠悠,千山重障的背景下呼之欲出了.词的三、四两句,是从前两句自然引出的.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当然就天天望江水,“日日思君”来,而“不见君”又是非常自然的了,山水阻隔的路又岂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这一句是全词的主干.当然,词人这里所指的“江水”也许是一种隐晦,男女主人公也可能并不是阻于山水,而是被其他的因素所阻,如父母的反对,身份地位的不相称,家族势力或世仇等等.虽然彼此不相见但想到同住长江之滨,“共饮长江水”,女主人公的内心又感到了一点安慰.这“共饮”一词,反映了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在《姑溪词跋》中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①,可谓一语中的.
下片以“此水几时休”呼应上片的“长江头”“长江尾”“长江水”,“此恨何时已.”呼应上片的“思君”的句子,过片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 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何时已” 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休止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消止之时.此处在风格上有所变化,上片是民歌、民间词的直率热烈,重言错举;这里一下变成了文人词的深挚婉曲,简约含蓄;从客观上看,这符合人物情感发展的节奏.如果说在前面的“长江头”“长江尾”的叹息中,有女主人公的不满和迁怒的话,“共饮”的安慰已平息了内心的冲动,主人公的表情变得平和,内心开始宁静,这时已开始进行着冷静地思考.现实的困难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自己也该安慰自己一下吧,于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便自然而生.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的阻隔虽不能飞越,“共饮长江水”的两颗挚爱的心灵却能一脉遥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对对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心灵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也是一种理智的反思和顿悟.词的上片韵字是“尾”“水”,押ui韵;下片的韵字是“已”“意”,押i韵.开度(开口的大小和响亮度)有一定的变化,语调上扬,为全词结句的抒情加重了语气,表现了虽有山水隔绝而爱永恒主题,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
看了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蚊子为什么不能灭绝如题现在好多动植物都在不断的减少,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什么蚊子就不能灭绝了,我太恨  2020-04-2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恨书宗璞写下这个题目,自己觉得有几分吓人。书之可宝可爱,尽人皆知,何  2020-05-16 …

抗日名将吉鸿昌在牺牲前以手指为笔,在刑场上写下浩然正气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  2020-06-09 …

自古多情空余恨的下句是什么有人说是此恨绵绵无绝期此恨这句的上句不是天长地久有时尽吗余字当“剩下”讲  2020-06-25 …

[宜宾地区考题]植物的“爱恨情仇”植物学家指出,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  2020-06-28 …

你们恨不恨孔子?你们恨不恨孔子?因为孔子是世界第一位教师,如果没有他的话`,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上学  2020-07-01 …

从此文中找出12味中药名“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  2020-07-02 …

求一词之作者当年阳关意犹未尽,席上一溪风月无言.而今春又去也,人在天涯为客.过影匆匆,遗恨频频.对  2020-07-04 …

这个的寓意是什么?颓废的诗人折断了他唯一一支笔他想休息他以为上帝会可怜她而为他让世界静止一分钟但是  2020-07-05 …

[宜宾地区考题]植物的“爱恨情仇”植物学家指出,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