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易中天品三国书评大约1500-2000字,急,最好明天晚上搞定

题目详情
易中天品三国书评
大约1500-2000字,急,最好明天晚上搞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国演义》是我最开始接触三国史的途径.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最开始喜欢着刘备和他阵营中的每一个人、恨着曹操这个奸雄.这也没办法,《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再写着本书的时候就带有褒刘贬曹的用意.我们这些初次接触三国的人就不知不觉上了他的“套”.直到看到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之前,我一直深深陷入罗贯中的“套”里.
  第一次看《品三国》是无意间看到中央10的百家讲坛.因为我从小酷爱三国(虽然只看过《三国演义》).仅仅看了一期,就被他折服了.易中天先生幽默的语言让我忍俊不禁,他的第一讲有关曹操的演讲,彻底颠覆我脑海中“褒刘贬曹”的观念.“原来曹操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啊……”
  易中天就是站出来为曹操洗冤的人之一.他的《品三国》第一部“魏武挥鞭”,通过十二集的精彩讲述,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易中天先生很清楚,如果只用史料是不能真正使平民接近历史真相.于是他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用诙谐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一个个故事.让平民百姓从故事中了解真实的曹操,这也是我最欣赏的一点.他能放下学者身份,站在平民立场上,用“俗话”、“白话”演讲,这就使他与平民距离缩短了.一个平民,很难听懂学者高深的言论,而很容易与平民聊天,“唠嗑”.易中天先生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他更像一个朋友,在与你聊天,聊三国,用自己的见解引出你个人的想法.这种“抛砖引玉”式的演讲,自然使平民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与演讲者共同思考.
  关于他的诙谐幽默,有的朋友说是“贫”.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历史知识本来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即使是历史故事,也只能在人们心中擦出一丝火星,而他的幽默正像是一把火,一下子点燃人们心中的激情,引发人们的兴趣.也有一些朋友觉得他不该在历史演讲中融入现代元素.我个人也不同意这种观点.举个简单例子,易中天在讲某人时,都会带上他的官衔,那些官衔,如果不是易中天先生用现代官衔解释,能有几个人看懂呢?所以掺入一些现代元素反而能有助于我们读懂真实的三国.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三国”这就是易中天先生为大家品读三国的原因.当然,他的品读三国不止是为大家:“还原”,还有“比较”,“分析”,这两项就是针对三国历史的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按他的话说:“比较”就是看看这三种形象究竟有什么不同,“分析”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为什么会变成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我不得不佩服他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的确,仅仅“还原”是不能满足观众与读者的.他们的心理是:我心中的:“错误”形象是怎么形成的,这与历史形象有什么不同?呵呵,易中天先生真是吧观众与读者的心理琢磨透了.
  最后引用易中天先生的一些言论吧:事实上,学术讨论的目的,不是比个高下,争个输赢,而是探明事理,启迪智慧.成都武侯祠有清人赵藩之“攻心联”.我略改数字,以为自勉,并与诸君共勉: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书非好辩
  不审势,即褒贬皆误,后来治学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