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有道明君如何教子?

题目详情
古代有道明君如何教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人们的理想人生模式是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正心修身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而身为一国之君的天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倡行者、推动者,而且因为自身对国家、对社会具有示范、引导等作用,也是身体力行者.比如皇家的教子之道,就是官员们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子女的重要参考模式.
重视道德品质教育、重视如何做人是古代蒙学直至大学教育的基础,皇家子弟也不例外.笔者在《古代皇帝从小要接受何种教育》中一文业已指出,皇帝在登基前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从中明了德行的重要,明了如何修身,明了为君要仁,治民要亲爱人民等.历史上那些有道明君更是非常重视教育子女,甚至亲自参与教育之事.本文就以唐太宗和清朝的康熙帝为例来说一说古代明君如何教子.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不仅虚心纳谏,以德治天下,而且也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他常常向皇子们讲述自己继帝位十几年来,严于律己,“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总是亲临朝政,不因劳累而放松自己.他认为“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论荣贵.” 因此,他告诫从小生长在富贵之中的皇子们要学会克制私欲,懂得如何约束自己,还要多做善事.他还警告皇子们如果不听从劝告,缺少德行,违反礼仪法规,将必定受到刑法制裁,到那时,身为皇帝的父亲也爱莫能助.
唐太宗还教育子女要珍惜财物,不可奢侈.他在《戒皇属》一文中写道:“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之耕夫.”因为一丝一线、一餐一食都是百姓辛苦劳动的结果.唐太宗在临去世前一年,还检讨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过失,希望太子李治不要效仿.
为了让子女们更好地修身立德,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命大臣魏征“古来帝王子弟成败事,名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分赐给子女,要求他们把此书“置于座右,用为立身之本”.通过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唐太宗希望子女们可以更加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
中国历史上另一位伟大的皇帝、清朝的康熙帝对子孙的教育也特别认真,特别严格.他对子孙的教育,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孙参加祭祀、打猎、巡幸、出征等多种方式,上学是康熙教育子孙的基本方式.康熙定制,皇子皇孙6岁开始接受教育.他亲自为皇子们选定老师,主要教授儒家经典;满人老师则教授满文和蒙古文以及弓箭骑射技艺.
康熙曾对诸官说:“朕经常想到祖先托付的重任.对皇子的教育及早抓起,不敢忽视怠慢.天未亮即起来,亲自检查督促课业,东宫太子及诸皇子,排列次序上殿,一一背诵经书,至于日偏西时,还令其习字、习射,复讲至于深夜.自春开始,直到岁末,没有旷日.”
对于康熙的教子方式,法国传教士白晋向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作了如实报告:中国皇帝以父爱的模范施以皇子教育,令人敬佩.中国的皇上特别注意对皇子们施以道德教育,努力进行与他们身份相称的各种训练,教之以经史、诗文、书画、音乐、几何、天文、骑射、游泳、火器等等.
康熙皇帝曾着有一本用来教子的《庭训格言》,内容广泛,诸如对长辈祖宗要诚心尊敬,恪尽孝道,不忘本;求学读书要勤学用功、虚心求教,并且持之以恒;作人处事要有诚心、善心;生活上要求洁净、节俭,克服不良恶习,不可耽溺酒色,更不可好逸恶劳等等.提到学习古帝王之治道时,要求诸皇子读《书经》,讲求事君治民之责,则要读《孟子》等.内中有如下之语:“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言合乎理,朕即嘉纳.”“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敬以直内,谨终如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欢喜善念吉,动怒恶念凶.”“俯仰无愧,防于念起.”……
在这样严格的教育下,康熙的儿孙们,多数能文能武,尤其在他之后的两个杰出帝王:雍正皇帝,功业显赫,见识超人;乾隆皇帝,儒雅倜傥,自号“十全皇帝”.正是“康熙盛世”的基础,奠定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功业.
不过,唐太宗的教育结果却并不那么令人满意.唐太宗14个儿子中除3个早逝、1个继承皇位、1个善终外,其他人因各种原因结果都不太好.这使得唐太宗“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并禁不住“为之洒泣”.《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也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究其根本,主要是唐时皇家教育缺乏有力的监督、督促和相对放松造成的,而康熙帝在这方面的要求则严格的多,而且形成定制.好在继承皇位的唐高宗李治还是深受父亲影响,是个仁慈、低调、关心百姓之人,其孙子李隆基更是再度创造了唐王朝的辉煌.
看了 古代有道明君如何教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历史试题.请问怎么选根据记载:公元四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罗马城赠予当地主教,史称“君士坦  2020-05-16 …

《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  2020-11-13 …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  2020-11-14 …

求作业答案:“君子之为学,以明道“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  2020-11-15 …

(原创题)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里的“以明道”“以救  2020-11-15 …

从夏商末代国君亡国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重视教育,推  2020-11-27 …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  2020-12-12 …

关于“卡诺莎晋见”的解释,正确的是()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相勾结,以图加强对欧洲的精神统治B.说明  2020-12-23 …

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B、发展经济,增强  2021-01-13 …

从夏商两代国君覆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A.加强国防,充实武备B.发展经济,增强国力C.重视教育,推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