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根据实验回答下列的问题:(1)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待广口瓶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水
题目详情

(1)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放入广口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待广口瓶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 |
5 |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
(2)如果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任写3条)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1 |
5 |
1 |
5 |
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1 |
5 |
1 |
5 |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
点燃 |
点燃 |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
点燃 |
点燃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1 |
5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1 |
5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红磷在空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待广口瓶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故填:红磷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1 1 15 5 5,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故填:红磷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点燃 点燃 点燃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1 1 15 5 5;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点燃 点燃 点燃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1 1 15 5 5,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1 1 15 5 5.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1 1 15 5 5;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点燃 点燃 点燃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
1 1 15 5 5.
1 |
5 |
点燃 |
1 |
5 |
点燃 |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1 |
5 |
1 |
5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点燃 |
1 |
5 |
点燃 |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1 |
5 |
1 |
5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点燃 |
五氧化二磷.故填:红磷剧烈地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1 |
5 |
1 |
5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点燃 |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1 |
5 |
1 |
5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2)实验后发现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能使测定的结果偏小.
故填: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根据题目中水进入广口瓶的体积约为的
1 |
5 |
1 |
5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1 |
5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故答案为:(1)剧烈地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水进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点燃 |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2)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 |
5 |
1 |
5 |
看了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如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7.5克,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020-05-16 …
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非计算)要将玻璃导管伸入试管底部,并在加热前先通入片刻一氧化碳气体, 2020-05-21 …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 2020-11-02 …
16、若应用工具栏上的“升序”按钮对数据进行排序,则第一步应()A、必须选择待排序依据数据的全列B、 2020-12-05 …
1.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固体,待充分溶解后达到平衡:Ca(OH)2(固)==Ca2++2OH- 2020-12-14 …
内存与外存的关系内存是计算机临时存放正在等待处理、存储或输出的数据的地方,就像一个“等待室”,存放了 2020-12-23 …
下列实验操作及结论合理的是A.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 2020-12-23 …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 2021-01-04 …
现有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待充分反映后消耗了氧化铜0.8克如果将该混合气体 2021-02-16 …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部分装置已略去)探究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1)若X为一氧化碳,Y为氧 2021-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