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现象是.(3)

题目详情
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作业帮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现象是___.
(3)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成功后得出结论:___
(4)实验后,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
1
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___;___.
(5)小军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
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作业帮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现象是___.
(3)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成功后得出结论:___
(4)实验后,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容积的
1
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___;___.
(5)小军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

作业帮



1
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___;___.
(5)小军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
1
5
1 5 1 1 5 5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得瓶内压强减少,打开弹簧夹后,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水位上升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由此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3)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
1
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1
5
15111555,水位上升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由此可得出结论: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3)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
1
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1
5
15111555体积的氧气;
(3)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
1
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点燃
点燃
点燃点燃点燃
五氧化二磷;
(4)若红磷的量不足,导致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
1
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1
5
15111555;
若装置漏气,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1
5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
1
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1
5
15111555;
若未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集气瓶内的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因此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小于
1
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1
5
15111555.
(5)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所以改进实验要建立的此原理上.至于实验出现的失败,就与该原理有关,与是否能够消耗氧气有关,与能否完全消耗氧气有关,与外界气体能否有效进入有关,而在具体回答是要结合本题的环境来回答: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有水进入集气瓶,水位上升约
1
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1
5
15111555;
(3)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点燃
点燃
点燃点燃点燃
五氧化二磷;空气中约含
1
5
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1
5
15111555体积的氧气;
(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5)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使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
看了 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磷在氧气中燃烧,氧气没了松开止水夹使水进入,测得氧气所占空气体积.可磷在氧气中燃烧不是形成了P2O  2020-05-23 …

抵抗外侮实现民族独立离不开民族的觉醒,中国近代一思想家有感于此率先大声疾呼:“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  2020-06-20 …

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孔开闭呢?兴趣小组以蚕豆叶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先将若干蚕豆叶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  2020-06-23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实  2020-07-02 …

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  2020-07-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所以不能用凉开水养鱼B.在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  2020-11-03 …

(2014•眉山模拟)某科研小组开展了环境因素对气孔开度(气孔开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影响的相关  2020-11-12 …

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  2020-11-29 …

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某同学认为气孔的开闭不仅与水分运输有关,可能还与光合作用等  2020-12-01 …

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某同学在进行“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