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I.如图1为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以及乙烯性质检验装置,其中利用乙醇分子内脱水的原理来制备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H2OH浓硫酸170℃CH2=C
题目详情
I.如图1为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以及乙烯性质检验装置,其中利用乙醇分子内脱水的原理来制备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H2OH
CH2=CH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和现象:

(1)图1中装置A的仪器①、②名称分别为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向B装置(溴水)中通入制备所得到的气体,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
a.甲认为是C2H4.根据甲的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反应类型);
b.乙根据现象Ⅲ认为,在制取乙烯的实验中因温度过高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SO2,不能排除SO2的影响.根据乙的观点,写出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反应方程式___;
II.有人设计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及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内,添加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实验,以确认混合气体内的成分(按照仪器顺序从左到右填序号,可重复选择试剂):___;
A.品红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根据装置内所选择的试剂,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32
CH2=CH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和现象:

(1)图1中装置A的仪器①、②名称分别为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向B装置(溴水)中通入制备所得到的气体,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
a.甲认为是C2H4.根据甲的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反应类型);
b.乙根据现象Ⅲ认为,在制取乙烯的实验中因温度过高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SO2,不能排除SO2的影响.根据乙的观点,写出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反应方程式___;
II.有人设计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及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内,添加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实验,以确认混合气体内的成分(按照仪器顺序从左到右填序号,可重复选择试剂):___;
A.品红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根据装置内所选择的试剂,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浓硫酸 170℃ 170℃ 222
操 作 现 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操 作 现 象 操 作 现 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24
222
浓硫酸 |
|
170℃ |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1)图1中装置A的仪器①、②名称分别为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向B装置(溴水)中通入制备所得到的气体,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
a.甲认为是C2H4.根据甲的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反应类型);
b.乙根据现象Ⅲ认为,在制取乙烯的实验中因温度过高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SO2,不能排除SO2的影响.根据乙的观点,写出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反应方程式___;
II.有人设计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及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内,添加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实验,以确认混合气体内的成分(按照仪器顺序从左到右填序号,可重复选择试剂):___;
A.品红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根据装置内所选择的试剂,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32
浓硫酸 |
|
170℃ |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1)图1中装置A的仪器①、②名称分别为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向B装置(溴水)中通入制备所得到的气体,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
a.甲认为是C2H4.根据甲的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属于___(填反应类型);
b.乙根据现象Ⅲ认为,在制取乙烯的实验中因温度过高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SO2,不能排除SO2的影响.根据乙的观点,写出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反应方程式___;
II.有人设计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及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内,添加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实验,以确认混合气体内的成分(按照仪器顺序从左到右填序号,可重复选择试剂):___;
A.品红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根据装置内所选择的试剂,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
浓硫酸 |
|
170℃ |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24
222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图1中仪器①用于测量反应温度,名称为温度计;仪器②由于盛放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名称为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温度计;圆底烧瓶;
(2)a.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反应的方程式为CH22=CH22+Br22→CH22BrCH22Br,
故答案为:CH22=CH22+Br22→CH22BrCH22Br;加成反应;
b.SO22 使溶液褪色的反应方程式,SO22+Br22+2H22O=2H22SO44+2HBr,
故答案为:SO22+Br22+2H22O=2H22SO44+2HBr;
(3)因装置①用来检验SO2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2,装置③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2已除干净,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①A;②B;③A;④D;
(4)装置①用来检验SO2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2,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装置①品红溶液褪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2,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5)装置③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装置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温度计;圆底烧瓶;
(2)a.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反应的方程式为CH22=CH22+Br22→CH22BrCH22Br,
故答案为:CH22=CH22+Br22→CH22BrCH22Br;加成反应;
b.SO22 使溶液褪色的反应方程式,SO22+Br22+2H22O=2H22SO44+2HBr,
故答案为:SO22+Br22+2H22O=2H22SO44+2HBr;
(3)因装置①用来检验SO2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SO22,装置③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2已除干净,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①A;②B;③A;④D;
(4)装置①用来检验SO22,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2,装置②试管装有NaOH溶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2,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装置①品红溶液褪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2,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5)装置③试管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装置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看了 I.如图1为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观察如图,利用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不用连接其他线,便可得到一个用来分解因式的公式,这个公式为. 2020-04-09 …
两数和的平方公式(a+b)2=a2+2ab+b2.(1)请你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自己画图,利用图形 2020-04-09 …
求零存整取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例如:每月存500,年利率6%,求存了30年提款出来的本利和.想知道具 2020-06-17 …
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3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 2020-06-29 …
以下图片来源教材,与他们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英国物理学家库伦利用扭秤实验测量万有引力常 2020-07-20 …
在乘法公式的学习中,我们常常利用几何图形对运算律加以说明.例如: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m(a+b+c 2020-07-31 …
有关教科书直线与方程中两点式的疑惑直线与方程是苏教版必修2中的.两点式公式利用点斜式推导而来.而点 2020-08-01 …
用古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变化,该怎么说?一个人起初的时候把功名利禄当做浮云,喜好平淡的生活.可是后来受环 2020-11-02 …
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说 2020-11-30 …
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图1、2、3所示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受体参与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