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

题目详情
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 2 CO 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 2 CO 3 ,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
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
其原因是______.
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 2 CO 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 2 CO 3 ,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
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
其原因是______.
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 2 CO 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 2 CO 3 ,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
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
其原因是______.
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 2 CO 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 2 CO 3 ,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
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
其原因是______.
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 2 CO 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 2 CO 3 ,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
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
其原因是______.
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 2 CO 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 2 CO 3 ,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
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
其原因是______.
3







2 3

2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______ ______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2 3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______ ______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2 3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大于7,故显碱性,所以本题答案为:碱;
实验二:
(1)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水,故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所以本题答案为:有水珠;
(2)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本题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要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采用加酸化气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4)碳酸盐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胃中气压增大,可能引起胃穿孔,加重病情,所以本题答案为: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强增大,可能会产生胃穿孔.
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大于7,故显碱性,所以本题答案为:碱;
实验二:
(1)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水,故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所以本题答案为:有水珠;
(2)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本题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要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采用加酸化气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4)碳酸盐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胃中气压增大,可能引起胃穿孔,加重病情,所以本题答案为: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强增大,可能会产生胃穿孔. 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大于7,故显碱性,所以本题答案为:碱;
实验二:
(1)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水,故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所以本题答案为:有水珠;
(2)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本题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要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采用加酸化气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4)碳酸盐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胃中气压增大,可能引起胃穿孔,加重病情,所以本题答案为: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强增大,可能会产生胃穿孔. 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大于7,故显碱性,所以本题答案为:碱;
实验二:
(1)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水,故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所以本题答案为:有水珠;
(2)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本题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要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采用加酸化气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4)碳酸盐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胃中气压增大,可能引起胃穿孔,加重病情,所以本题答案为: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强增大,可能会产生胃穿孔. 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大于7,故显碱性,所以本题答案为:碱;
实验二:
(1)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水,故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所以本题答案为:有水珠;
(2)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
Ca(OH) 2 2 +CO 2 2 =CaCO 3 3 ↓+H 2 2 O;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本题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要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以采用加酸化气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预期现象 结论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 2 CO 3 ,而不是NaOH 固体产物是Na 2 2 CO 3 3 ,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CO 3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 2 2 CO 3 3 (4)碳酸盐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胃中气压增大,可能引起胃穿孔,加重病情,所以本题答案为: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强增大,可能会产生胃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