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求初三电路电路实验题求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电功率,电流与电压关系,欧姆定律一类的实验题.全.具体.最好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00.还有最好表复制黏贴
题目详情
求初三电路电路实验题
求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电功率,电流与电压关系,欧姆定律一类的实验题.全.具体.
最好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0 0.还有最好表复制黏贴
求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电功率,电流与电压关系,欧姆定律一类的实验题.全.具体.
最好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0 0.还有最好表复制黏贴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电压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常用电压单位问的关系:1kV=103V,1mV=10-3V
(2)常见的电压值: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电压是220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②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关系式为:U=U1+U2(或U=U1+U2+…+Un).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关系式为:U1=U2(或U1=U2=…=Un).
3、电阻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字母R表示.
(2)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叫变阻器.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线长度,从而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通过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4、欧姆定律
(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式(或).
(2)基本方案: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对应的电流,用变形式计算出其电阻.
(3)特殊测量:只用电压表或只用电流表,再借助其他必需的器材进行测量.
6、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2)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电压高于36 V的带电体;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会用欧姆定律分析家庭电路中一些常见的电路.
7、欧姆定律的理解
(1)成立的条件.欧姆定律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电阻一定;第二句话“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对应性.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的或同一个电阻的;同一个用电器的,或是整个电路的,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3)时间性.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
物理量
定义
公式
单位
单位的规定和单位换算
测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电
荷
量
Q
电荷的多少
Q=It
库仑
C
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C,1C=1A×1s
测出I和t,算出Q
电
流
I
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安培
A
1A=1C/s.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A.
1A=1000mA
1mA=1000μA
将电流表和待测电路串联,可直接测出I
电
压
U
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伏特
V
1V=1J/C.在某段电路上每通过1C电荷量时,电流所做的功如果是1J,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就是1V.
1kV=1000V
1V=1000mV
将电压表和待测电路并联,可直接测出U
电
阻
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欧姆
Ω
1Ω=1V/A.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的电流是1A,那么这个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用伏安法测电阻R
(4)I=U/R还反映了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是导体形成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若R不为零,U为零,则I也为零;若导体是绝缘体,即使它两端有电压,I也为零.
(5)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8、电路变化分析
电路变化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另一类是由于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解答电路变化问题的思路是:先看电阻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若是串联电路,一般先分析电流后再判断电压;若是并联电路,则先分析电压后再判断电流.
在电路分析中,因电压表电阻很大,可把电路中的电压表看成是断路;又因电流表电阻很小,可把电流表看成短路,用一根导线来取代.
9、有关电阻串并联的几个推论
推论一: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推论二:在并联电路中,只要多并联一个电阻(不论该电阻的阻值大小如何),其总阻值一定减小;串联电路中,多串联一个电阻,总阻值一定增大.
推论三:若干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其中任意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加,则总电阻的阻值增大,任意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总电阻的阻值也随之减小.
推论四: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R总=R/n;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总=nR.
上述几个推论在很多电学习题中都会用到,特别是对于解定性讨论的问题.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常用电压单位问的关系:1kV=103V,1mV=10-3V
(2)常见的电压值: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电压是220 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②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关系式为:U=U1+U2(或U=U1+U2+…+Un).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关系式为:U1=U2(或U1=U2=…=Un).
3、电阻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字母R表示.
(2)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叫变阻器.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线长度,从而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通过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4、欧姆定律
(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式(或).
(2)基本方案: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对应的电流,用变形式计算出其电阻.
(3)特殊测量:只用电压表或只用电流表,再借助其他必需的器材进行测量.
6、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2)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电压高于36 V的带电体;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会用欧姆定律分析家庭电路中一些常见的电路.
7、欧姆定律的理解
(1)成立的条件.欧姆定律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电阻一定;第二句话“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对应性.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的或同一个电阻的;同一个用电器的,或是整个电路的,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3)时间性.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
物理量
定义
公式
单位
单位的规定和单位换算
测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电
荷
量
Q
电荷的多少
Q=It
库仑
C
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C,1C=1A×1s
测出I和t,算出Q
电
流
I
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安培
A
1A=1C/s.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1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A.
1A=1000mA
1mA=1000μA
将电流表和待测电路串联,可直接测出I
电
压
U
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伏特
V
1V=1J/C.在某段电路上每通过1C电荷量时,电流所做的功如果是1J,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就是1V.
1kV=1000V
1V=1000mV
将电压表和待测电路并联,可直接测出U
电
阻
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欧姆
Ω
1Ω=1V/A.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的电流是1A,那么这个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用伏安法测电阻R
(4)I=U/R还反映了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是导体形成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若R不为零,U为零,则I也为零;若导体是绝缘体,即使它两端有电压,I也为零.
(5)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8、电路变化分析
电路变化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另一类是由于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解答电路变化问题的思路是:先看电阻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若是串联电路,一般先分析电流后再判断电压;若是并联电路,则先分析电压后再判断电流.
在电路分析中,因电压表电阻很大,可把电路中的电压表看成是断路;又因电流表电阻很小,可把电流表看成短路,用一根导线来取代.
9、有关电阻串并联的几个推论
推论一: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推论二:在并联电路中,只要多并联一个电阻(不论该电阻的阻值大小如何),其总阻值一定减小;串联电路中,多串联一个电阻,总阻值一定增大.
推论三:若干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其中任意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加,则总电阻的阻值增大,任意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总电阻的阻值也随之减小.
推论四: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R总=R/n;n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总=nR.
上述几个推论在很多电学习题中都会用到,特别是对于解定性讨论的问题.
看了 求初三电路电路实验题求伏安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理论上,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生物的全套基因,具有全能性B. 2020-07-15 …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能体现细胞全能性B.细胞的全能性是 2020-07-28 …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核的全能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其细胞核也具 2020-11-11 …
有关细胞的全能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成功表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动物克隆 2020-11-20 …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 2020-12-09 …
下列关于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理论上,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生物的全套基因,具有全能性B.植 2020-12-09 …
下列关于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理论上,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生物的全套基因,具有全能性B、植 2020-12-09 …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B.受精卵因为未分化所以不 2020-12-09 …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正常植株上的细胞,虽具有全能性,但不表现出全能性.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 2020-12-09 …
据考古资料显示,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