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哪里

题目详情
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哪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较早出于《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1].这里讲的是金木水火土相合生成万物,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协调六种音律来悦耳,端正七窍来服务于心智.意思是说,多种因素相互配合、协调来组成新的事物或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的景象,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也就是说,只有允许不同的事物存在,才能形成五彩缤纷、繁荣向上的局面;否则便陷入单调、乏味乃至死亡的境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比如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便不难设想,也不堪设想了.因此,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但是,那些营营苟苟的小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人云亦云、见风使舵;更有甚者,便是党同伐异、以人划线:凡是“朋友”的意见,即使是错了也要加以捍卫;凡是“敌人”的观点,即使是对的也要加以反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划出了不同的圈子,形成了不同的帮派.其“朋友”的真正意义也便荡然无存了.
看了 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番茄果肉细胞有叶绿体吗?关于叶绿体!一本练习的一起说道“番茄果肉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黑藻叶细  2020-04-06 …

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分类依据是生物在等方面特征.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  2020-05-13 …

(2012•贵阳)“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下列关于“种”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同种生物  2020-05-13 …

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有共同的特征,它们两者共同的最低分类等级和  2020-05-14 …

陆生生物群落与水生生物群落的共同特征是A.其中的动物相同B.其中的植物相同C.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  2020-06-05 …

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  2020-07-06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B.所有的小麦都属于  2020-07-12 …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就是只一个生物B.每一个种里有多种生物  2020-11-22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有关“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就是一种生物B.每一个种里  2020-11-24 …

下列关于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但它不是生物B.“秋风扫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