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七月流火的正确解释

题目详情
七月流火的正确解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七月流火”,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火”是指大火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1]因而“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变凉的信号.
  火: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天气转凉的意思
  “七月”:指夏历的七月;
  “流”,指移动,落下;
  “火”是通假字,同 毁huǐ,是大火星的名字星名是“心宿二”,即天蝎座α.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每年农历五月黄昏时心宿在中天,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农历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时暑热开始减退,“知暑渐退而秋将至”,故称“流火”.即天气转凉的意思. [2]
  另外,中国古代也曾以大火星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中不同地方的规律,制定过历法,称火历纪时.
第一种见解
  是指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前句是引子,天气渐渐凉了.后句是落脚,该缝制寒衣了.今若想观察,要到阳历八、九月才行.
  另《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就是说大火星(心宿二)清晨出现在正南方时,寒就退了,大火星晚上出现在正南方时,暑就退了.
  另外,中国古代也曾以大火星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中不同地方的规律,制定过历法,称火历纪时.
  这种解释见于汉朝人郑玄所做的《毛诗传笺》和唐朝人孔颖达所作的《毛诗正义》.当代有人据此把“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翻译为“七月大火星向西,九月妇女制寒衣”[3]
第二种见解
  《诗经》中的原意可能的确是指天热,表示“七月还很炎热,九月就已秋凉”.因为《诗经》则成书于周代,其收录诗歌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时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气温比现在高2摄氏度,夏历七月可能非常炎热[4],而且《诗经》中的诗歌采自民间,其创作者是否知道“大火星”这一说也未可知,因此“七月流火”在《诗经》中的原意也未必是“天气转凉”,反而可能是“天气炎热”[5].
尽管有人对《诗经》中“七月流火”的原意提出质疑,但长期以来古人的确都把“七月流火”理解为天气转凉.在现代中国采用阳历纪年以后,人们逐渐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不断有人指出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但采用天热说法的依然越来越多.
  2005年7月12日,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在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七月流火”正确用法乃至关于复兴国学的更为广泛的讨论.[6] 有些人主张这是误用,而且和人民大学致力于推动国学复兴的做法不符,因此应当纠正.[7]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这种词义演变比比皆是,例如明日黄花等词就是如此,因此不足为奇,反而这正是词语的正常变迁,[8]当代阳历7月正相当于农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热之时,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热十分贴切,属于“借形词”,符合词汇发展规律[9],而当代也已多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热,因此应当接受此义为正确用法,否则就是犯了“以古匡今”的错误.[10]
  在这一事件之后,中国的官方媒体仍然时常使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气炎热,比如:
  一、杨曼的《夏季市场被世界杯搅火了?搅惨了?》(《市场报》2006年7月10日)一文中提到:“七月流火,高温引爆了今年的夏日经济”.[11]
  二﹑《清凉圣境文殊界》(《京华时报》2006年7月18日)文中提到:“哪怕外界七月流火,山里却依然是‘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凉世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