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捅马蜂窝主要内容总结主题

题目详情
捅马蜂窝主要内容 总结 主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一篇:
  捅马蜂窝这篇课文,是冯骥才写的一篇文章.看到这篇课文,看到这么长的文章,一波三折,尤其看到教学用书上那些要求,我很发怵,不知道该如何引领学生学习.虽然课文非常口语化,但学生读起来也会有困难.带着这种心情,这种胆怯的思想,我走进了课堂.
  为了更好的衔接,我们一起复习了第一课.听着同学们流利的背诵第一课,我的心渐渐放松了,对同学们,对自己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果不其然,同学们对马蜂的了解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解的实在是太全面了,真为我的学生自豪.加上我们曾学过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的成功学习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由于昨晚同学们写了第一课的拓展作文,没有时间预习,又加之早读课上处理班务,耽误了同学们的预习,只有在有限的语文课上来读书了.于是,读书成了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即使这样,也没出我的意料之外,学生果真读不好书,很多学生不能读流利.到下课铃响的时候,我们的读书任务也没完成.第二课时,依然读书,我的原则,书读不熟不能深入学习.完成读书任务,又遇到了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这个难题,这篇文章很长,一波三折,不容易总结.等到同学们都总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课时已经开始了.
  这仅仅是课文的前奏,我却用了两课时.其实,如果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课堂上就会节省很多时间.读书,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仍是这学期需要继续加强的.
  对于课文的学习,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点一点的引领学生一步步捅马蜂,反思,后悔,企盼.尤其是捅马蜂的过程,让学生当导演,设计镜头,随着学生一个个的镜头的叙述,作者捅马蜂的情景就再现了同学们的面前.通过分角色的朗读,两个对话描写更让学生理解了捅的原因,捅后的后悔.又通过对文章写作手法的介绍,修辞手法的运用,同学们对课文的了解更加深入.
  当课文的学习到了尾声的时候,下课铃适时的响了,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不禁感叹:这节课怎么过得这么快啊?怎么又下课了?
  这样的课堂是我向往的,学生这样的学习状态是我希望看到的.这一波三折的学习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决不能忽视学生的预习,决不能小看学生的思维.
  第二篇: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
  裕安中学 况垒
  《捅马蜂窝》是我从课外现代文阅读题中选的一篇文章,是冯骥才的一篇散文,他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之所以选它考虑到:一、本文叙事生动,于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二、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事,条理清晰,可借此指导学生写作:学习怎样把事情写具体.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一、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二、较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紧紧围绕目标,我的教学流程也基本如本文的思路一样分为三块:一、为什么要捅马蜂窝,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二、怎样捅马蜂窝的,这一部分主要是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三、捅马蜂窝后怎样,这也是本课学习的一大重点,除了让学生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对人物形象有全面的认识外,还要让学生对捅马蜂窝事件有所思考,从中有所领悟.我个人认为整堂课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能紧扣文本,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但在引导学生方面的功底和技巧还不够,没有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于:
  一、在讲自然环境描写这段时急于讲其作用,应先引导学生讲讲环境的特点,从其特点上去概括作用;还应引导学生关注马蜂窝的情况,为下文的学习造势.
  二、让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变化这部分时,对马蜂的敬佩之情分析不甚到位,应对爷爷的话做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对小小的马蜂从形体到精神有个全面的认识.
看了 捅马蜂窝主要内容总结主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推理题题目是这样的:假设你是马的主人,你知道马是瞎的,但事实上你不知道马是否是瞎的.结论是什么  2020-06-27 …

马克思主义不是共产主义理论的终结,究竟两者关系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包含共产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包含了  2020-07-20 …

列宁通过研究辩证法,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并指导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  2020-08-03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对中国  2020-12-12 …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领导集体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回答下题。(1)毛泽东  2020-12-18 …

材料: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  2020-12-23 …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国化A.是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B  2020-12-24 …

列宁通过研究辩证法,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论断,并指导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列  2020-12-24 …

200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走过86年的光辉历程。这86年是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追求  2020-12-24 …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②英国宪章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