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甲午战败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如何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成为近代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来材料

题目详情

甲午战败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如何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成为近代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阅读下列 材料:[来

材料一: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严复认为,洋务运动的缺点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俱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

材料四: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 的主张 是什么,目的何在?

(2)康有为、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3)依据材料三,指出张树声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批评?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依据材料四,说明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对当时社会有何进步作用?

(5)就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甲午战败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如何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成为近代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阅读下列 材料:[来

材料一: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严复认为,洋务运动的缺点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俱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

材料四: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 的主张 是什么,目的何在?

(2)康有为、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3)依据材料三,指出张树声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批评?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依据材料四,说明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对当时社会有何进步作用?

(5)就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甲午战败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如何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成为近代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阅读下列 材料:[来

材料一: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严复认为,洋务运动的缺点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俱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遗折

材料四: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 的主张 是什么,目的何在?

(2)康有为、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3)依据材料三,指出张树声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批评?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依据材料四,说明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对当时社会有何进步作用?

(5)就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康有为认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举办近代工矿业,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严复认为洋务派只知学新,不知变旧。 (3)批评清政府舍本求末,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愿采用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这说明清政府中部分官员对中国如何走向近代化有了新的认识。 (4)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迷信和愚昧。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开辟了道路。 (5)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
(1)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康有为认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举办近代工矿业,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严复认为洋务派只知学新,不知变旧。 (3)批评清政府舍本求末,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愿采用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这说明清政府中部分官员对中国如何走向近代化有了新的认识。 (4)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迷信和愚昧。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开辟了道路。 (5)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
看了 甲午战败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  2020-04-07 …

"上午""下午"的文言"上午""下午"在古汉语中怎么表达是否有与之对应的词  2020-05-13 …

“窃闻与日本议和……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  2020-05-16 …

明明计划完成120道口算题,实际上这天上午他完成了计划的7/12,下午和晚上共做了80道.问:明明  2020-07-18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  2020-11-2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  2020-11-23 …

植树节那天,光明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计划全天植树240棵,结果上午完成计划的五分三,下  2020-11-25 …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温室内昼夜氧气的含量变化的是第一幅不变,第二幅正  2020-12-0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  2020-12-03 …

运输队一天共运送货物420吨,其中上午运送的是下午的3分之1.上午,下午各运了多少货物?我们可设下午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