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诗歌鉴赏题(1)辛弃疾词中上下阙的“愁”具体含义有什么不同?(2)这首词上下阙连用叠句,请说说叠用“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仔细分
题目详情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诗歌鉴赏题
(1)辛弃疾词中上下阙的“愁”具体含义有什么不同?
(2)这首词上下阙连用叠句,请说说叠用“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有 什么表达效果.
请仔细分析
(1)辛弃疾词中上下阙的“愁”具体含义有什么不同?
(2)这首词上下阙连用叠句,请说说叠用“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有 什么表达效果.
请仔细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以"说愁"贯穿始终,但上下阕的"愁"含义不同,上阕的"愁"指的是(爱上层楼)、(爱上层楼)的(无愁找愁),下阕的"愁"指的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忧国伤时之愁).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看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诗歌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对药品说明书叙述错误的是A.医生开具处方的重要依据B.药师审核处方的重要依据C.药品说明书具 2020-05-31 …
图书馆少儿图书的分类方式具体些最好有二级分类什么的还有给很小的孩子看的三字经百家姓这类的是属于少儿 2020-06-10 …
空中鸟语1.作者在文中说:“鸟儿的鸣声是世界最美的语言”,请结合全文,回答作者这样说的具体原因.2 2020-06-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左二老爷青铜桥镇是水陆码头,商铺林立,旗幌蔽日,每逢集日,卖狗皮膏药的 2020-07-05 …
在试卷中一篇阅读《书》说她妈妈经常给她的儿子买书但是工资却只有三十六元,通过这一篇阅读写读后感.在试 2020-11-16 …
如果说书是天空,那我就是在天空中飘扬的白云,如果说书是大海,那我就是大海中畅游的鱼儿,如果说书是干果 2020-11-16 …
有8瓶牛奶,如果从每瓶中倒出60毫升.那么8瓶剩下的牛奶总量正好与原来6瓶的总量之和相等原来每瓶牛奶 2020-12-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汉代以来,“书”具有比较具体的文体意义,但是其内涵很丰富。扬雄《法言 2020-12-08 …
换个角度(节选)王充闾日本畅销书《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中记叙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 2021-01-01 …
这段话中,第三句用了()的句式,说了白杨树具有()特点.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