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这句话引自叔本华的哪本书?

题目详情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这句话引自叔本华的哪本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叔本华著名的钟摆理论,出自他的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1】,在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叔本华对这句话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2】.
【1】*该书一般被译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目前国内翻译最为贴切的版本是韦启昌先生译的.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韦启昌先生对叔本华最根本的、在这本书里重复出现的“意欲”一词作出简单的解释.根据叔本华的理论,意欲是这个世界的本源,它超越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以外,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目的;它盲目、不顾一切地争取客体化.我们这个存在于时间、空间、遵循着因果律的复杂多样的现象世界就是意欲的产物和表现,是意欲在时、空中的客体化.由于意欲在客体化的过程中遵循着个体化原理,亦即存在于现象世界中的具体、单个组成部分的意欲各自为战,为生存、发展而努力;在现象界中,这也表现在低一级的形态向着高一级的形态的争取、斗争之中,所以,意欲客体化的过程是一场永恒的、无目的的斗争和发展;它与痛苦和灾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中文对德语的意欲(wille)的翻译就是“意志”.但韦启昌先生认为,“意志”一词在中文里是与人的认知,亦即与人为的具体目的、决定和计划有关的心理状态,和“毅力”一类的词同一种类,但叔本华概念中的"wille”,其现象却是盲目,没有目的的欲望、意愿、恐惧等,与认知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意欲实为更加精确、贴切的中文译词.
【2】原文如下:“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作一个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低下的劳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而内在的或者说属于主体的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对立关系则基于以下这一事实: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这是由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的大小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精神的迟钝一般是和感觉的迟钝和缺乏兴奋密切相关的,因此原因,精神迟钝的人也就较少感受到各种强度不一的痛苦和要求.但是,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他们做出的选择真可谓饥不择食,要找到这方面的证明只须看一看他们紧抓不放的贫乏、单调的消遣,还有同一样性质的社交谈话,以及许许多多的靠门站着的和从窗口往外张望的人.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
看了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这句话主要说明了()A.人生需要自立B.人生当自强C.  2020-04-06 …

“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这句话说明()A.要唱响自信之歌,做一个自信的中  2020-05-13 …

晚上月的运行轨迹是怎样的?《赤壁赋》中有一句描写月亮的话“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不是来回的意思吗?  2020-05-16 …

汪国真的秋与何其芳的秋天相比,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秋汪国真秋天常常令人伤怀因为那里有一份生命的无  2020-06-20 …

古人说:“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忘。”这句话告诉我们()A.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2020-07-01 …

连词成句,将五个词语连成一段300字中心明确,意思完整的话徘徊伫立犀利踌躇指天画地  2020-07-06 …

含有手的成语形容重归于好()形容情谊深于兄弟()含有言或语的成语很少的几句话()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2020-07-25 …

二、读读句子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1.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2.他说完话,径自()掉头走  2020-11-24 …

8.“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自己养活自己,生活  2021-01-12 …

“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这句话说明[]A.要唱响自信之歌,做一个自信的中国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