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小隐隐其形,大隐隐于市”出自哪里?

题目详情
“小隐隐其形,大隐隐于市”出自哪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至于出处,我只知道是魏晋时期民间流传的,好像没说出自那本书吧!有的话可能也是魏晋以后的了呵呵
也大概是句俗语,古已有之,所以要追究是哪一个人最先说的,恐怕不易.不过从白话意义上说我想可能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隐》最先把它通俗易懂地归纳出来.
你可以读一下:
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还有一种说法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出自孔子的"古训"
其实隐者本无大小之分,退而隐,原本已然抛弃了红尘俗事,哪管的旁人指指点点?!又怎会在意是大隐还是小隐?!这和禅宗的佛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中的是内心清静的本质,而不是出家在家的形式
愿能结芦山野,退而隐,依木闲坐,隐而狂.
何时能,披发仗剑破门去,采菊南山香满襟.也有人说是出自老子的
看了 “小隐隐其形,大隐隐于市”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下列哪些情形下,需要重新提出商标注册申请?A.变更注册人的名义B根据  2020-03-30 …

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逞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声  2020-03-30 …

梁衡的有这样的句子: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  2020-03-30 …

文学形式---小说有什么优点?小说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文学来说有什么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0-06-08 …

这篇文章是培根的哪部名著?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  2020-06-23 …

数学集合题定义:对于形如{x│a<x<b}的集合,当其非空时其“长度”为b-a;当其为空集时长度为  2020-07-30 …

某人收集到三块植物化石,其中形成甲块化石的生物没有根;形成乙块化石的生物有种子,但没有果皮包被;形成  2020-11-04 …

马克思主义概论,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中,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是正确还是错误?从古希腊开  2020-12-23 …

哪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哪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  2020-12-24 …

哪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哪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叫做,其波形是的.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