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C、前者坚持从物
题目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
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3、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4、认识的客体是( ).
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尘的经验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 ).
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
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
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
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绝对对立的
3、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
E、人们创造有利的客观规律的过程
4、“实事求是”体现了( ).
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辩证法革命精神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
A、反映具有摹写性
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反映具有创造性
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
E、反映是外力强加于人的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正确 错误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正确 错误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 错误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正确 错误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正确 错误
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3、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4、认识的客体是( ).
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尘的经验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 ).
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
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
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
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绝对对立的
3、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
E、人们创造有利的客观规律的过程
4、“实事求是”体现了( ).
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辩证法革命精神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
A、反映具有摹写性
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反映具有创造性
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
E、反映是外力强加于人的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正确 错误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正确 错误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 错误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正确 错误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正确 错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c ).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3、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d).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4、认识的客体是( a).
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c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尘的经验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 abcde).
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
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
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
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abcd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绝对对立的
3、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abc).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
E、人们创造有利的客观规律的过程
4、“实事求是”体现了( abc).
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辩证法革命精神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ac).
A、反映具有摹写性
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反映具有创造性
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
E、反映是外力强加于人的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错误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错误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错误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d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3、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d).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4、认识的客体是( a).
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c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尘的经验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 abcde).
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
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
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
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abcd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绝对对立的
3、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abc).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
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
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
E、人们创造有利的客观规律的过程
4、“实事求是”体现了( abc).
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辩证法革命精神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ac).
A、反映具有摹写性
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C、反映具有创造性
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
E、反映是外力强加于人的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错误
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错误
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
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错误
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
看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哲学,存在主义和准存在主义 分别什么理念?什么哲学观?什么异同? 2020-05-16 …
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 2020-06-07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B.它 2020-07-13 …
关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两道题求大神帮助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CDA世界统 2020-11-04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 2020-11-21 …
关于哲学观点的:“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请问这句话是哪个哲学的观点? 2020-11-23 …
不少自然科学家并没有自觉、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们在科学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A.马 2020-11-24 …
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2020-12-15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 2020-12-18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着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