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七律长征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是三军过后,明明之过了一军啊?

题目详情
七律 长征 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是三军过后,明明之过了一军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释一:三,是概数,指多的意思,这里的三军是指全军.
  解释二:在长征时期,“三军”是红一二四方面军,参加了远征.
  解释三: 提起“三军”,现代人普遍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实际上在中华文化中“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而且与现代陆、海、空三军实质意义也相去甚远.
  三军:
  步、车、骑三种兵种 1.周 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2.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汉书·灌夫传》:“ 魏其 言 灌夫 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 吴 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说唐》第一回:“〔 晋王 〕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 毛泽东 《长征》诗:“更喜 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古代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今亦称海、陆、空军为三军. 4.三围.《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管子二》:“‘军’之本义为‘围’,后世遂为师旅之通名……‘三军当一战’者,言三围当一战也.”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魏国称前军、中军、后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看了 七律长征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是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诚实至上我是个不擅长赛跑的人,在参军后的一次越野训练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了弯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  2020-06-21 …

判断对错.1清朝时期为巩固边境先后设立了吉林、伯都讷、长春三个直隶厅.2、吉林人民组织的忠义军、六  2020-07-11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2020-07-26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题目。(8分)从军行七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王昌龄烽火城西百  2020-07-26 …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地点)搜查,中国军队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  2020-11-04 …

七律·长征红军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  2020-11-20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2题。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  2020-11-22 …

某校秋季篮球赛上七年级一班和七年级三班争夺冠亚军。七年级一班是大家公认的技术水平最好的班级,认为他们  2020-12-10 …

“仅以一千余人之兵力,在12辆英军坦克和2门重炮的配合下,击溃优势之敌(日军33师团两个联队约七千余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