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3.特指贪食者.4.比喻贪婪;贪残.5.贪婪地吞食.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

题目详情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3.特指贪食者.4.比喻贪婪;贪残.5.贪婪地吞食.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8.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饕餮(排行第五).“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9.在{网游怨恨屋}中,饕餮是一套神器,只能并存三样,出现第四样时,前三样中的一样就会自动被系统收回 10.神曲中的七宗罪之一,饕餮-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 字典上的解释贬义多,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有着很大的差异.现在自封老饕的人不少,多是一种表面上的自嘲实际上的得意,或许还可以是沾沾自喜、生活优裕的心理超越.虽然号称老饕之人,多是能吃、会吃、敢吃、吃的起的成功、半成功人士,用“饕”自封,无非是调侃一下,强调自己在吃的方面的优越而舍弃贪婪的.这也是目前的老饕们能够得到人们尊敬的根本原因.如果说能吃而且贪婪,尊敬也就会转化成仇恨了.夏桀、商纣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究其本源,饕餮不是一种猛兽,而是一个人,是一个崇尚奢侈、贪吃贪财、没有同情心的家伙.《左传-文公十八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缙云氏(黄帝时的夏官)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由此我们知道,饕餮是黄帝时夏官缙云氏的儿子,是个典型的贪吃无耻之徒.周朝的时候,把饕餮的形象铸到盛食物的鼎上,是要告诫人们不要像饕餮一样的贪吃,后来慢慢的转化为鼎的一种必要的装饰,其原始的意义逐渐被人们遗忘,饕餮作为贪吃和能吃的象征流传在人们的口头和书面上.要节制饮食,不要放纵的原意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上古的统治者铸饕餮,号召节俭,劝贪婪,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的需要,而且和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的低下,物品供应严重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贪吃不仅仅会伤害身体,还和国家的兴旺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古的人们刚刚从平均主义社会转向私有制社会,平均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影响,加上物质生产的匮乏,统治者占有了大量的食物,就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增加社会的不公平感,如果在饮食上节俭,就会得到人们的拥戴.大禹是那个时代的正面典范,而夏桀、商纣则是反面的典型.夏桀、商纣的贪婪、豪奢,引起了民众的愤怒和仇恨,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史书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很多.从民众对夏桀、商纣贪吃好饮行为的仇恨中,可以知道民众对饥饿充满了恐惧,他们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多吃”、“多喝”还要严重的罪恶,于是对放纵饮食的声讨就成为全社会最普遍的呼声.周人铸饕餮于鼎传于子孙,就是吸取商纣的教训,告诫后代以免重蹈前辙.这在几千年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之一.但是,人们对美味、美食的追求不是鼎上的文饰、统治者的宣传就可以限制的.如果真是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去做,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不会发展到今天的样子了.华服、美食是谁都希望得到的.有句笑话说“腐败的内容:金钱、美色、美食,都是人们内心的渴望”.想想还真是这样.这也是饮食文化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了.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也对此做了说明.这大概就是老饕在今天仍然大量出现的原因吧.今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等一下
看了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听说柳树被隋炀帝赐姓叫杨柳,但诗经中有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按理说诗经比隋朝早啊听说柳树被隋炀帝赐  2020-05-23 …

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  2020-06-29 …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  2020-07-06 …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  2020-07-24 …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落、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A.  2020-11-06 …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落、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A.  2020-11-06 …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2020-11-0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耶律隆运,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  2020-11-27 …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2020-12-04 …

阅读下列材料: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氏区别。姓,《说文解字》解释说:“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