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题目详情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看了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世宗恭俭慎微翻译 2020-06-12 …
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 2020-06-17 …
商朝时期青铜器多用做祭祀礼器为什么是因为宗法制的盛行? 2020-06-22 …
烦恼烦恼[fánnǎo]vexationworriesupse烦恼烦恼[fánnǎo]\x0d\x0 2020-11-10 …
辨析题既然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宗教观念中的鬼神、上帝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 2020-11-11 …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群众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把宗教问题看作可以较为快速地解决的非主流意 2020-12-10 …
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宗教的存在有深厚的①阶级根源② 2020-12-18 …
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年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 2020-12-22 …
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期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 2020-12-22 …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