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起弃官侍父疾张之洞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事亲甚孝,声闻于时。在朝为官,值父病重,思子甚切,家人以书告之。起得书大惊,默念前数日坐卧不安,已是
张之洞
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事亲甚孝,声闻于时。在朝为官,值父病重,思子甚切,家人以书告之。起得书大惊,默念前数日坐卧不安,已是预兆。父既卧病,我官于外,侍疾无人,罔极之恩未报万一,偏有不讳,纵高官厚禄,直天地间一罪人耳。宋制无请假明文,起于是弃官归里,省视父病。凡人年老多病,喜与子女相见,病可立减。其父见起归,喜出望外,病果渐愈。上官以起擅离职守,上疏弹劾。仁宗语辅臣曰:“以亲故治罪,岂足以劝砺①为人子乎?”诏释不问。起后官至天章阁待制②。
(《百孝图说》)
注释:
①劝砺:激励,勉励。②待制:宋代在正式官职之外,另加给文臣的衔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A.事 亲 甚孝( )
B.声 闻 于时( )
C.起于是弃官归 里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宋制无请假明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凡人年老多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岂足以劝砺为人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旨与本学期所学的哪篇课文的主旨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之洞
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事亲甚孝,声闻于时。在朝为官,值父病重,思子甚切,家人以书告之。起得书大惊,默念前数日坐卧不安,已是预兆。父既卧病,我官于外,侍疾无人,罔极之恩未报万一,偏有不讳,纵高官厚禄,直天地间一罪人耳。宋制无请假明文,起于是弃官归里,省视父病。凡人年老多病,喜与子女相见,病可立减。其父见起归,喜出望外,病果渐愈。上官以起擅离职守,上疏弹劾。仁宗语辅臣曰:“以亲故治罪,岂足以劝砺①为人子乎?”诏释不问。起后官至天章阁待制②。
(《百孝图说》)
注释:
①劝砺:激励,勉励。②待制:宋代在正式官职之外,另加给文臣的衔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A.事 亲 甚孝( )
B.声 闻 于时( )
C.起于是弃官归 里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宋制无请假明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凡人年老多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岂足以劝砺为人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旨与本学期所学的哪篇课文的主旨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之洞
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事亲甚孝,声闻于时。在朝为官,值父病重,思子甚切,家人以书告之。起得书大惊,默念前数日坐卧不安,已是预兆。父既卧病,我官于外,侍疾无人,罔极之恩未报万一,偏有不讳,纵高官厚禄,直天地间一罪人耳。宋制无请假明文,起于是弃官归里,省视父病。凡人年老多病,喜与子女相见,病可立减。其父见起归,喜出望外,病果渐愈。上官以起擅离职守,上疏弹劾。仁宗语辅臣曰:“以亲故治罪,岂足以劝砺①为人子乎?”诏释不问。起后官至天章阁待制②。
(《百孝图说》)
注释:
①劝砺:激励,勉励。②待制:宋代在正式官职之外,另加给文臣的衔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A.事 亲 甚孝( )
B.声 闻 于时( )
C.起于是弃官归 里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宋制无请假明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凡人年老多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岂足以劝砺为人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旨与本学期所学的哪篇课文的主旨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之洞
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事亲甚孝,声闻于时。在朝为官,值父病重,思子甚切,家人以书告之。起得书大惊,默念前数日坐卧不安,已是预兆。父既卧病,我官于外,侍疾无人,罔极之恩未报万一,偏有不讳,纵高官厚禄,直天地间一罪人耳。宋制无请假明文,起于是弃官归里,省视父病。凡人年老多病,喜与子女相见,病可立减。其父见起归,喜出望外,病果渐愈。上官以起擅离职守,上疏弹劾。仁宗语辅臣曰:“以亲故治罪,岂足以劝砺①为人子乎?”诏释不问。起后官至天章阁待制②。
(《百孝图说》)
注释:
①劝砺:激励,勉励。②待制:宋代在正式官职之外,另加给文臣的衔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A.事 亲 甚孝( )
B.声 闻 于时( )
C.起于是弃官归 里 (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宋制无请假明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凡人年老多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岂足以劝砺为人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旨与本学期所学的哪篇课文的主旨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事亲甚孝,声闻于时。在朝为官,值父病重,思子甚切,家人以书告之。起得书大惊,默念前数日坐卧不安,已是预兆。父既卧病,我官于外,侍疾无人,罔极之恩未报万一,偏有不讳,纵高官厚禄,直天地间一罪人耳。宋制无请假明文,起于是弃官归里,省视父病。凡人年老多病,喜与子女相见,病可立减。其父见起归,喜出望外,病果渐愈。上官以起擅离职守,上疏弹劾。仁宗语辅臣曰:“以亲故治罪,岂足以劝砺①为人子乎?”诏释不问。起后官至天章阁待制②。
(《百孝图说》)
注释:
①劝砺:激励,勉励。②待制:宋代在正式官职之外,另加给文臣的衔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A.事 亲 甚孝( )
亲B.声 闻 于时( )
闻C.起于是弃官归 里 ( )
里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宋制无请假明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凡人年老多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岂足以劝砺为人子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沈起,字兴宗,宋时明州郑县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旨与本学期所学的哪篇课文的主旨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父母亲 B.传扬、传布 C.家乡、故乡 2.A.宋代没有明文规定的请假制度。 B.大凡多病的老年人。 C.怎么能劝勉世人做孝子呢? D.沈起,字兴宗,是宋朝明州郑县人。 3.李密写的《陈情表》
解析:
1.A.父母亲 B.传扬、传布 C.家乡、故乡 2.A.宋代没有明文规定的请假制度。 B.大凡多病的老年人。 C.怎么能劝勉世人做孝子呢? D.沈起,字兴宗,是宋朝明州郑县人。 3.李密写的《陈情表》
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过书肆,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 2020-04-07 …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孝悌”是为人之本,治理国家要“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敬父母 2020-06-20 …
英语翻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和“上降玺书褒美之,赐之栗帛,班示天下” 2020-07-12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孝悌之道”中所说的“孝”,是指尽心奉养父母;“悌”,是 2020-11-02 …
阅读理解。读别字秀才一秀才最喜读书,而别字良多。一日,看《水浒》,适有友人造访,见而问之日:“兄看何 2020-11-07 …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②申之以孝悌之义B.①句读之不知,惑之 2020-11-26 …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2020-11-26 …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孝悌”是为人之本,治理国家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敬父母既 2020-12-05 …
英语翻译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 2020-12-26 …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②申之以孝悌之义B.①句读之不知,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