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多干什么?
题目详情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多( )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指多干什么?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指多干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人行,必有我师 发 音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释 义 三:虚数,泛指几个人.焉:在.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出 处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事 例 岂不闻~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
英 语 If three of us are walking together,at least one of the two others is good enough to be my teacher.
本句的意思: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他人的短处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冲突.
释 义 三:虚数,泛指几个人.焉:在.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出 处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事 例 岂不闻~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
英 语 If three of us are walking together,at least one of the two others is good enough to be my teacher.
本句的意思: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他人的短处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冲突.
看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中,禅师所说的“一轮明月”是指什么禅师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文中能印证这句话的语句是什么一 2020-06-07 …
1道古诗题,这首诗是择师三人同行路,必有我师在.择其善者从,其不善者改.求师无高下,为学无内外.喜 2020-06-09 …
刘老师向量组之间能够线性表示对于对应的行列式有什么规律吗特别困惑麻烦您了很多题在运用线性表出的时候 2020-06-13 …
问题:1.徒弟最后为什么无言以对?2.师父这样做想让徒弟明白什么?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 2020-06-20 …
王师傅家到工厂有4千米,通常他总是步行上班.有一天因工厂有紧急任务,前1/3的路程快跑,速度是步行 2020-06-24 …
李师傅家到工厂有5km他通常都是步行上班有一天因工作紧急任务前1/3的路程快跑速度是步行的4倍后一 2020-06-24 …
平行线的判定有哪四个?老师留作业说让写平行线的判定,要写4个,问下,是哪四个?有:同位角相等,两直 2020-07-29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子是什么意思?亲出于蓝而胜子曰,三人行, 2020-11-08 …
如何劝告同学参加爱心公益活动那个同学认为别人有亲戚朋友的帮助,不必推行什么有爱心的活动班里的同学对召 2020-11-13 …
问题:1.徒弟最后为什么无言以对?2.师父这样做想让徒弟明白什么?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 2020-12-15 …